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95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2329篇
社会学   36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美学是一门感性学.从这种学科的独特规定看,所谓的审美即是审形象,美的历史就是世界为人呈现形象的历史.那么,形象是如何产生的?自康德以来的西方美学,以及当代中国的主体论美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是围绕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建构的关系展开的,即:人是万物的赋形者.形象的主观性就是它的审美性.但是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这种看法却值得商榷.比如对于中周道家而言,物不是僵死的客体,而是内蕴生命的有机体.这种包蕴牛命动能的物具有向形象开显的内部潜能.同时,除人之外,自然本身也存在着为物赋形的力量.如风与光.这种"物自显象"的观点,搁置了美学研究中无所不在的主体因素,将美置于自然物"本已的坚固性中".于此,"人化"不再成为自然向美生成的唯一因素,对象自身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肯定.  相似文献   
992.
论诗词格律的自然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诗歌的种种法则都源于自然,格律同样如此.研究的目的,一在说明它不是人们自设的牢笼和桎梏,二在更好地继承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充满了节奏性的动感,极富韵味.这种节奏性的动感极大地呈现于古人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对"势"的解释和运用之中.具体而言,它包括画面章法布局的虚实相交、笔力走势上的收放相替、墨色点染上的阴阳相背,所造就的绵延曲折的动势之效果.这是一种对"取势"的追求.在这种追求背后,又折射出中国古人擅用辩证思维、推崇动态与包孕美、寻求与"道"的衔接等美学意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994.
正理派是印度古典哲学流派之一,此派依托《正理经》对认识论有集中探讨。讨论的核心问题,一是各种认识方式的归类问题,二是认识方式的可靠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也广受古印度其他各派哲学关注。围绕上述问题,正理派与顺世派、弥曼差派、中观派等不同派别展开了持久、广泛的争论。对于印度常见的八种认识方式,正理派归为感知、推理、类比、言语四类。对于各种认识方式的可靠性,正理派认定上述四类认识方式可靠,而顺世派只认为外感知可靠,弥曼差派极力认定仅言语可靠,中观派龙树则否定所有认知方式可靠。正理派的认识论与西方认识论虽为同一论域,但由于文化背景与知识谱系的不同,在理论形态与发展动力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95.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艺术建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创作主旨,而其创作意图也需要特殊的艺术匠心来表达.把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洽一处并且通过独出心裁的艺术建构表达出来,这是《桃花扇》审美意蕴异常丰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96.
登庐山有感     
莫道四月芳花尽;吾说庐山暑胜春。千倾古木吐新绿;万团云雾织纱巾。 小蟋唧唧弹轻曲;老鸦声声向天歌。多少风云挥之去;古今英雄史常青。  相似文献   
997.
心理场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课堂教学中存在心理场,利用古典诗歌可以影响学生心理场。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内容,其情感内涵、道德内涵,艺术美质等方面可以优化当前大学生的心理,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998.
《青岛画报》2011,(12):57
8月21日,青岛籍旅德钢琴家徐牧在青岛大剧院献上一场充满古典之美的"清凉之夏"钢琴演奏会。徐牧自幼师从青岛著名钢琴老师陈邵功,2006年考入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被德国乐评人誉为"最具天赋的钢琴新秀"。依靠青啤地产的鼎力相助,徐牧通过本次演奏会圆了故乡梦。作为青岛城市的一张名片,青啤地产历来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积极推动着青岛音乐事业的发展。青啤地产借助音乐之声,令众多海内外客商和游客以及新闻媒体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青岛、爱上青岛,让"音乐之岛"美名远播。  相似文献   
999.
均衡理论是经济理论能够应用于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同时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对均衡的认识及分析方法都显著相异,并表现为对于经济系统的静态均衡与市场过程、简单性与复杂性、时间的可逆与不可逆性,以及经济发展动力等的认识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均衡分析的理性与知识,以及相应的行为假设的不同。经济理性和知识的进步不应仅体现在经济学形式化、数学化的发展上,更应包含关于经济活动深层结构和机制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知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张岱年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古典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并认为应当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进程来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哲学精神。他从语义学层面和人性论层面出发,揭示了本民族传统思想与一般哲学的内在关联,又结合社会现实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总结了旧有观念里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对张岱年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是创新中国古典哲学的最优范导,只有诉诸二者之间的对话与会通,本民族固有的精神资源才能在当下获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