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439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41篇
理论方法论   335篇
综合类   3037篇
社会学   200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依法治国与宪法司法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要发挥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不应只停留在强调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法律基础、为广泛主体提供了根本行动准则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把宪法引入司法领域 ,通过宪法司法化强化宪法的法律效力 ,真正树立宪法权威 ,以宪法的司法化限制公共权力 ,规范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保护公民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当前需要从认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缺陷入手 ,通过纠正人们对宪法认识上的偏差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司法制度 ,有效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相似文献   
52.
邓庆鸿 《理论界》2004,(4):115-116
尽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实施了这么多年,但在高考魔棒的指挥下,应试教育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冠以各种名目的周末、寒暑假补课,早读晚自习和塞满中小学生书包的“学王”、“考霸”,已使他们成为一台考试机器。考分也与他们的自尊联系起来,学生因成绩差而受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把一些尚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所谓“差生”、“捣蛋生”赶出学校。2003年12月12日的《南方周末》报上登载了一篇题为《“差等生”就无权上课?》的文章,里面讲到某中学的班主任侮辱、体罚学生,不让学生上课,甚至逼走学生的事。“在这个原有80多人的班里,转学、休学、失学的学生达18名,绝大部分是成绩差的”。校方的办学政策也间接地推动了事件的发生。试想这样的教育环境,怎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心理、  相似文献   
53.
为了平衡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之间的冲突,英美国家以"蔑视法庭罪"对妨碍和侵犯司法尊严的行为进行了规制.由于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蔑视法庭罪"在两国的实践与制度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说明在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既有融合也有变异.  相似文献   
54.
司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应该从原始社会开始。按照文化人类学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分析,原始社会中已经孕育了现代司法的雏形。原始社会的司法具有纠纷解决、规则形成、权力制约、社会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55.
自1999年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来,中国司法改革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但是,在笔者看来,虽然司法改革取得较大的成绩,但司法改革在方向上的失误还是很明显的,表现在重体制改革而轻程序改革、重法官业务素质而轻道德素质、重司法独立而轻司法制约。正因为如此,中国司法的水平和效率虽然提高了,但司法公正这一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由于司法业务范围的扩大,人民群众的感受反而是司法腐败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6.
陈虎 《中南论坛》2006,1(1):100-103
任何改革都需要正确的方向和稳健的步伐,简易程序改革也不例外,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简易程序改革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指出造成这些改革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程序价值理念的缺乏以及司法改革理论准备的不足,并希望以此作为对热火朝天的司法改革善意的提醒。  相似文献   
57.
高等学校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办学中必然要享有办学自主权。但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其特性来看属于公权力,因而必须要接受司法的最终审查。但是鉴于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对于高等学校实现其办学目标的至关重要性,因此,司法对其办学自主权的审查必须掌握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以确保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8.
有些事事实不需要证据证明,法官依职权直接确定为真实,这就是司法认知。司法认知规则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我国法官职权强甚至超强,当事人主体地位弱甚至超弱的情况下,更需要划清法官的职权范围,理清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的界限,司法认知的现实意义凸现。司法认知的主要现实意义是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和提高诉讼效率、促使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9.
法律实行难,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权威,没有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从法治的基本要件来分析,我国司法难的原因主要有:良法尚未有效确立;尚法的精神尚未形成;司法弱化等。要突破法治建设的困境,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0.
王立国  吉丽 《学术交流》2006,(11):70-72
目前,在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与司法实践是非契合的,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行政赔偿缺位性非契合,表现为:抽象行政行为致害行政赔偿的缺位性非契合,公共设施的行政赔偿缺位性非契合,行政机关内部行政行为赔偿的缺位性非契合,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缺位性非契合,侵犯非人身财产权的缺位性非契合。第二,行政赔偿错位性非契合,表现为: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赔偿错位性非契合,行政不作为行政赔偿错位性非契合。第三,行政赔偿不充分性非契合,表现为:侵犯人身权行政赔偿的不充分性非契合,财产权损害行政赔偿的不充分性非契合。通过对以上我国行政赔偿制度与司法实践的非契合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行政赔偿制度进行立法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