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48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22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永载史册的一年。这一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国广大企业可谓是终日与危机相伴。年初,通货澎胀升温、CPI攀高(高达8%以上)、石油暴涨、各类原材料价扬、再加上国家《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高,经营压力加大,利润大幅缩水。国家宏观调控紧缩、货币政策从紧使得众多企业融资难度和资金成本加大,  相似文献   
52.
用人单位常用哪些办法规避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为了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实践中用人单位常用的规避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1)变换签约主体.我们都知道,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及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时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这里的"连续",应当是在同一个用人单位的"连续"工作,如果用人单位不同,自然不可能"连续"了.  相似文献   
53.
54.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58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直接与劳动者建立不低于二年期的劳动关系,而季节性用工的特点非生产旺季不使用季节性工人,由此非生产旺季的用工成本和风险全部转嫁到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无法长时间承担大量季节性用工闲散时期的社保、工资等费用,结果是无法提供季节性用工  相似文献   
55.
姚某今年56岁,是一位老职工,在某公司连续工作已有三十年.最近,姚某与单位签订的三年期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由于该公司的效益最近不是很好,一直在精简人员,因此,姚某很担心合同到期后单位不与他续签劳动合同而下岗.请问,对像姚某这样的老职工,劳动法律有没有规定特殊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6.
《领导文萃》2010,(14):8-9
<正>自北京方面引入法律手段打击职场剥削后,中国员工已开始注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中国强硬的合同法在2008年时开始生效,其目的并非针对跨国公司,且跨国公司并未被认为是最大的剥削者。但合同法导致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虽然劳动法本身并未变更有关加班的规定,但加班问题纠纷激增。  相似文献   
57.
自《劳动合同法》施行已经两年时间,这期间《劳动合同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笔者认真阅读该法后,对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8.
正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两难选择,让人感觉无所适从,就连许多古语也不例外。比如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又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比如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又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位学者说过,只有当我们的思维维度大于或至少等于问题的维度时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矛盾,只要你愿意并能够换个角度思考。求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9.
欺诈在公法、私法中具有多样的规范意义.因旨在维护表意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法律行为范畴中的欺诈非立足于欺诈者,而是立足于受欺诈者进行规范设计的.因此,单纯的、对他人的意思形成自由未产生错误影响的欺诈,虽在道德上具有可谴责性,但在法律行为范畴中并不具有规范意义.法律所关注的是,应如何救济受欺诈的法律行为或受欺诈的合同.对欺诈与受欺诈不作区分,将受欺诈误解为欺诈的著述方式,值得检讨.  相似文献   
60.
案情简介2002年3月1日,申请人陈某与被申请人某船务公司(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总合同期为6年实际在船工作时间;同年6月21日,双方签订了《海员外派合同》,申请人被外派到海外船上工作。2003年2月7日,申请人离船休假后,该公司多次欲为其安排工作,但申请人均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