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9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07篇
理论方法论   180篇
综合类   4200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化对等”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指出陶渊明诗文的特点和翻译其诗文需要考虑的方面 ,并从陶渊明诗文的英译本中举例说明翻译文化特色词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2.
语言的心理表征是当代语言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而词的心理表征则是语言心理表征的基础。词的心理表征 ,不仅包括概念的表征 ,还包括词形、词音的表征。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 ,词义、词形、词音均可以被图式表征。由此可以导出词的心理表征形式是图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是大学、中学语文课文之必选。给学生尤其是给中学生讲古典诗词,必须句句讲清楚,不能停留在大而化之的一般欣赏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中的“多情应笑我”如何去理解?历来教学中都按传统的注释:这是倒装句,亦即“应笑我多情”。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的解释是:“应笑我多情善感”,这也是一种省力的解释,以后的课本基本沿袭此种解释。仔细推敲,此释有悖于大词人苏轼的博大情怀和词的意蕴,以及他高超的运用自如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从全文立意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44.
《马氏文通》的起词论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马氏文通》从起词的本质 ,为起词者 ,起词的隐现 ,起词的位置 ,起词的借代等多方面对起词进行了探讨。它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第一次讨论了相当于今之主语的句法成分 ,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见解 ,对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苏轼的婉约词超尘脱俗,别具特色。无论是“似花还似非花”的咏物词,还是“清丽舒徐”的言情词以及高雅的怀古词、赠人词,都“高出人表”,体现了典型的士大夫词风,因而他对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6.
运用心理语言学的激活扩散模式对商标词不同于普通词汇的语义特性作出了分析和解释,并从激活点的可及性、激活力的影响范围和激活扩散的路径三个方面,为商标翻译原则寻找认知上的依据,由此为商标词翻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
辛弃疾是宋代最著名的词人。本文认为,稼轩咏物词在如下三个方面超越了他的前辈,即极大地拓展了咏物词的情志内涵,在具体创作上取“俯瞰式”创作姿态,在表现手法上亦自具特点。  相似文献   
48.
积极向上的淑世精神是人心的法则 ,是历史的蕲向 ;规律、信仰、仁爱、美丽 ,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 ,也是文学史对具体作家、作品扬弃的标准。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思考、形质兼美的作品 ,无疑是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作品。咏物词的创新也应该自觉贴近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以积极的淑世精神作为开掘题材内涵和抒情言志的核心。清初咏物名家曹贞吉和朱彝尊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9.
刘健 《社科纵横》2002,17(1):73-74
中国书画艺术是我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 ,我国古代历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本文从书画艺术的历史渊源、用笔方法及审美境界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 ,即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50.
哈萨克语词的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不断地发明和创造新的物体 ,在探讨新的思想 ,形成新的概念 ,这一切都需要新词来反映 ,而新词的命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 ,这就是词的理据。词的理据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反映同一事物的词在不同民族语言中有不同的理据。哈萨克语对事物指称的依据是语音、形体、语义和语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