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6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24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43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467篇
理论方法论   692篇
综合类   5146篇
社会学   367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707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认为定义银行的方法有两种 :形式认定主义与实质认定主义 ,而实质认定主义又有列举和概括式两种具体作法。英国采用实质认定主义 ;美国和香港以形式认定主义为基础 ,兼采实质认定主义 ;台湾采用形式认定主义。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法》的定义并建议在坚持形式认定主义的同时 ,修正该法第 87条 ,对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如存款、贷款加以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32.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分析传统区域经济集团与WTO体制对立的原因入手 ,结合亚太经济合作模式 (APEC)的创新之处和在实践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批驳现阶段流行的对于APEC的不实观点 ,并试图揭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的真正关系。  相似文献   
33.
中国的城市社区参与是一种出于国家治理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居民的行动逻辑与行动策略以及政府与居民的互动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区参与具有很强的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动员、群众参与的传统烙印。群众参与理论对国家动员机制和动员技术、群众参与逻辑与参与策略,以及国家与群众的复杂而微妙的互动过程的研究,能为当前中国城市的社区参与提供更富解释力的理论视角。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过程中,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采取地方性权威式动员,它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适应城市社会变迁的一种新型的权力技术,既运用原有行政组织网络的强大动员力量,又借用基于人情的地方性互动网络等非正式因素,将社区居民纳入社区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4.
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的代表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进行文本解读发现:该著所反映出的严复能力观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严复认为中西方的关键性差别在于能力,而隐含其中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差距."-3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吸收严复能力观中的思想精髓,以国家能力建构为着力点,以公民启蒙为社会基石,以突显公正为其内在灵魂.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努力实现国家能力与公民自由问的平衡是达致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欲望一直既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导致道德滑坡、文明崩溃的毁灭性力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概括为由集体主义道德向个人主义道德,由理性向欲望的运动过程。面对人性与文明的这种二律悖反,哲学、宗教是曾经起到过巨大作用的约束性力量;而审美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到现在为止一些思想家们找到的新的救世良方。但从形而上学式的彼岸审美追求的乌托邦性和近世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审美主义的效果看,审美主义的救赎之路显然是一种失败的尝试。  相似文献   
36.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自然回归观念的深入人心,不仅使人们的行为开始崇尚自然,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都市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新潮族开始返璞归真,玩起了新节俭主义的城市版。  相似文献   
38.
胡适从科学方法上着手建构中国学术现代性的动力源自其思想启蒙的诉求.但思想启蒙与纯粹的学术研究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当这一动力正式落实于学术层面时,二者的内在冲突便凸显出来,启蒙诉求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建构中国学术现代性的障碍.然而,胡适由程朱而重释理学的现代性价值,既是一种新的、为人们所忽视的对理学的解构方式,同时也是根据西方现代性标准对中国传统学术发展脉络的一次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39.
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民俗学真的面临两难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轰轰烈烈的全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国的民俗学者感觉到自身陷入了进退维谷、喜忧参半的两难境地。结合德国民俗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与传统文化遗产问题的纠葛,着重探讨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若干问题,即民俗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传统文化保护职责的"原罪"意识,关于民俗主义讨论的出现和兴起为民俗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和契机,民俗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学科取向以及学科的自我认同。通过探讨认为,对文化连续性和文化变迁力量的探讨是民俗学的根本性任务,尤其在社会、文化发生急速转变的当今中国,民俗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文化批评而不是文化保护。为了使民俗学的文化批评获得相应的力度和质量,民俗学科的社会科学取向则是一种顺时应变的睿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文化保护与文化批评之间,民俗学不存在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40.
民间信仰不仅成为现代文学"驱妖打鬼"的启蒙对象,而且它是一种潜在反映民众世俗欲望、人性人情的民俗抒写.民间信仰的"现代"文学参与,接续和深化了现代文学幽魅神秘的美学色彩.中国现代文学尝试和探索了民间信仰民俗的、启蒙的、审美的多重文学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