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2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997篇
劳动科学   124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171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3196篇
理论方法论   760篇
综合类   4672篇
社会学   515篇
统计学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973篇
  2007年   2582篇
  2006年   1850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误导下,很多人认为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很小,因而对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本文认为,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为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只退不进,不能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来。  相似文献   
82.
构建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视角,论述了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科学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人才:科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科学教育为社会提供技能型和智能型的劳动力;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人文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自身和谐的人: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的精神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特有的学校精神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等学校是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牢固的精神纽带、坚实的智力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84.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本身亦即政府内在的价值追求。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由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传统政府体制的束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偏弱,现阶段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必须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5.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86.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继承了传统道德修养的自觉与自愿相统一的原则,是对中华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忠、勇、严”内涵的丰富和发展。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的现实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薛桂芹 《社会福利》2006,(10):30-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开展和谐教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福利机构内儿  相似文献   
88.
高启东 《社科纵横》2006,21(8):104-10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法以其特有的平衡协调的本质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这决定了经济法在社会保障、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9.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提出是理性思考改革问题的开始。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视域中的中国改革开始由探索型向理智型、经济发展型向社会效益型、单一利益型向社会利益型、问题简单型向社会型过渡。中国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马克思的实践观和认识论,始终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第一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市场化改革的特点,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问题,以理性的态度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0.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以为团结互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这个问题我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