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1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2569篇
劳动科学   418篇
民族学   430篇
人才学   380篇
人口学   235篇
丛书文集   3365篇
理论方法论   680篇
综合类   6473篇
社会学   1082篇
统计学   2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849篇
  2012年   1028篇
  2011年   1478篇
  2010年   1501篇
  2009年   1923篇
  2008年   2634篇
  2007年   2250篇
  2006年   1339篇
  2005年   84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理论中,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居于主导地位。儒家社会和谐模式论可以概括为一个“一二三四”的模式:中和———社会和谐的核心;仁与礼———社会和谐的两大纲领;养均齐———社会和谐的三大基石;君本论、官本论、民本论、农本论———社会和谐的四大支柱。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论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2.
刘英楠、吴玺在2005年3月10日《科学时报》撰文介绍,王淀佐、陈竺在“两会”期间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他们认为,我们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对技术来说,虽然国外的好东西应该拿来用,然而最好的技术外国人并不会给你。这里有一个商业利益的问题。其实,即便科学也不能说一定就没有国界,与各种利益有关的科学成果,也不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鉴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43.
《徽州社会科学》2006,(11):18-20
在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占居中国公民消费主要支出的今天.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医治水平和医疗质量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和议论的焦点。黄山市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国家三级乙等医院,其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治服务质量自然也成为长期以来全市人民关注的热点焦点。  相似文献   
44.
朱熹和谐理念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对传统思想中的和谐理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是一份值得研究的珍贵的思想遗产。朱熹从自然和谐、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等方面论证了和谐的普遍性;从公平性、公正性、和平性、包容性、多元性、适中性、和睦性等方面论证了和谐的原则和基本精神;从宣传教育、建立纲纪、减轻负担等方面论证了实现和谐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5.
日益加剧的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矛盾,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要承认和尊重社会物质利益的差别,要坚持以公正的原则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当前,必须要改变过去协调利益矛盾政策滞后的状况,颁布切实有效的、和谐的协调利益矛盾的政策;要构建和谐的利益表达与实现机制;要实现社会利益调节法治化;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利益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相似文献   
47.
如果说.200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即由下而上、上下互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那么2004年法治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上而下.且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一是加强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二是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化态势。而对弱者权利的普遍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是法治社会形成的显性标志。我们则可以毫不迟疑地指出,这是一个正义价值正日益彰显的时代。2005年中国法治建设的明显特点是:突出正义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及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8.
为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近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我校人文学院院长陆学艺教授以“关注民生之本促进社会和谐”为题,就十七大报告为广大师生进行了解读。这是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人民网共同举办的“百万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课”系列报告的第6场。  相似文献   
4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终极价值指归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都追求"和谐"的价值理念,比较和探讨这两种和谐思想的异同之处,能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0.
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因素有主客观之分。主观因素主要是与大学生的品德、志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有关。客观因素则涉及了学校、社会、家庭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构建和谐校园是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其成才的重要条件。文章试从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入手,分析影响高校和谐稳定的因素,提出维护稳定,建设和谐美好校园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