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经济正义”是规范经济学的中心论题之一,而哈耶克的经济正义理论备受争议。通过梳理哈耶克关于“正义”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其经济正义观是一种关于市场经济伦理正当性的消极经济正义理论。哈耶克证明,在市场自发规则下,人们只能拥有一种“免于强制”的消极正义,每个个体拥有种种可欲的财产权利和经济自由。哈耶克对市场正当性的论证超越了古典功利主义的理论高度,这是其最重要的贡献。这种消极经济正义观的弱点当然是明显的,但其关于个人权利、经济自由、规则正义、经济效率的精辟论述却具有正面价值,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米瑟斯在经济学若干领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计算问题上贡献甚著;在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目标,即劳动乐生、消灭阶级和消除固定劳动分工问题上,米瑟斯的诘难值得讨论;与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观点不同,米瑟斯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未必与企业规模成正比,企业规模的扩大未必意味着财富的集中,这些观点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米瑟斯以及整个奥地利学派对劳动价值论的批评表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所批评的对象。从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资本家阶级仍然是一个必要的社会阶级,就此而言可以有条件地接受米瑟斯的观点;但在是否要对资本的消极影响进行限制,是否要实行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种种保护劳动者的措施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反对米瑟斯。  相似文献   
103.
廖和平 《兰州学刊》2006,50(2):126-130,108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由于自爱的动力而进行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行为及其在与他人的冲突中通过个人之间的自我调适而形成的以个人为核心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自愿性的协调的社会秩序。它的理论源于从古罗马的西塞罗到近现代的曼德维尔、休谟、斯密、弗格森、门格尔等思想家的思想。它的认识论前提是承认人的无知和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其对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哈耶克认为自由与道德互为生成条件、互为价值实现之保障,二者相互归结;自由和道德既统一又冲突,保持二者之间的适度张力、避免相互凌驾是确保道德和自由不断演化发展的关键。这些认识对于把握自由和道德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5.
“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存在着一种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如果不存在秩序、一贯性和恒长性的话,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从事其事业,甚或不可能满足其最为基本的需求。”——哈耶克。同时,哈耶克指出:“所谓社会秩序,在本质上便意味着个人的行动是由成功的预见所指导的,这亦即是说人们不仅可以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极有信心地预见到他们能从其他人那里所获得的合作。”可见在一定社会时期必然存在一种引导人们如何行事的稳定的、合理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6.
作为自由主义者,哈耶克主张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扩展秩序,人类试图用理性方法对其控制和重构是狂妄和危险的,因而极力对技治主义进行批评。哈耶克批评唯科学主义并没有科学性,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论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抨击乌托邦式的社会工程导致专制和独裁,指责社会工程师沦为极权主义的帮凶。从知识论和文化进化论的角度,他对技治主义的批评将社会工程问题转换为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其研究逻辑并不严谨,观点过于极端,二元论思维严重,对社会工程一味排斥与现实情况不符。  相似文献   
107.
作为经济学说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场经济学变革,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获得如此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隐含地引入了三个基本假设:完备理性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和完备知识假设。此后,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先驱均对这三个基本假设提出过尖锐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三个替代性假设:凯恩斯的信念理性假设、奈特的不确定性假设和哈耶克的地方性知识假设。这三个替代性假设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们向主流经济学的逻辑预设直接提出挑战,从而在迥异的理论前提下对现代经济学的变革提出要求,对理性选择的信息基础、企业的性质和市场的本质这三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解释,澄清和解答了长期以来困扰着主流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谜题。  相似文献   
108.
寇博谭 《现代妇女》2014,(11):214-215
立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的哈耶克理论的知识观基础是实践性的"默会的知识观",在此基础之上哈耶克批判了建构论的唯理主义。西方法律传统的危机是因为唯理主义在法律领域占据支配地位而构成了理性的狂妄。但是在英国孕育良好的自生自发秩序在我国又面临着移植的困境,即如果放任秩序自我生长可能会导致丛林秩序以及越轨现象的频发,在此基础上我们呼吁建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9.
自由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却五花八门.哈耶克在对几种常见的被人们冠以自由的术语,如政治自由、内在自由、物质自由、行动自由等,逐一进行分析和澄清后,指出它们或是自由的延伸,或是自由的条件,或是对自由的比喻使用,而非"本真"意义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仅出自个体处于一种不受他人肆意干涉或强制的状态.哈耶克将自由从诸多变异中"还原"到它的"本真"状态,指出变异和虚假的"自由"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对人们的压制和奴役.他对"本真"自由和虚假"自由"、自由和自由权的区分,对于人们深刻理解自由的含义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与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与争论。这些争论主要体现为个人正义与社会正义、进化论理性主义与建构论理性主义、反对福利国家与支持福利国家等方面。通过对这些争论的分析,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新保守主义与当代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旨归和现实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