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3 毫秒
51.
王龙 《领导文萃》2012,(19):51-53
2008年,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一文曾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年长征,瞿秋白"应不应走"、"愿不愿走"呢?首先,看瞿秋白"应不应走"。瞿秋白是一位公众人物,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是一个公开的共产党员,经常来往于广州和上海之间,和国民党各方面打交道。他在黄埔军校作过演讲,黄埔的将领都认识瞿秋白。就是说,一旦留下他随时可以被敌人辨识出来。  相似文献   
52.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胜利的。这个时期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实践无疑为中国政治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段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实践,如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处理党派关系和党民关系方面有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3.
本文只介绍陈独秀于1924年7月和9月写给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维经斯基的两封信。这两封信对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陈狈秀这个时期的思想以及大革命失败陈独秀应负的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两封信的主要内容第一封信是陈独秀干1924年7月13日在.L海写给在莫斯科的维经斯基的“秘密’信件。维经斯基接替马林任共产国际驻华代表,他回国前在北京曾给陈独秀写过信,回国后又从莫斯科发来电报。陈独秀在收到信和电报之后写给维经斯基一封500多字的短信。第二封信是陈独秀在尚未收到维经斯基的回信再次于同年9月7日写的仍是一封“秘密”信件。这封信…  相似文献   
54.
叶凤美 《21世纪》2001,(8):44-45
提起蒋经国,也许你立刻就会想到他是蒋介石的儿子,继蒋介石之后在台湾当过第六、第七届“总统”,可你也许不清楚蒋经国在青年时代曾有过一段不一般的留苏经历。 那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192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不幸于3月12日与世长逝。人们在悲痛的同时,牢记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7月 1日,广东军政 府改组为“国 民政府”,随即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后,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学生军发动一系列军事行动,击败了盘踞广东的军阀势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出师北伐,掀起…  相似文献   
55.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在山西,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山西特色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使党能够利用这些合法组织,不断壮大抗日革命力量,争取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进步势力,开创了山西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6.
今日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的范文澜,一生加入过两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他任教南开大学时期,缘于五卅惨案之外部刺激,不久后即失去组织联系。第二次则是于抗战爆发后的1939年,此后至死不渝。但是,范氏首次所加入者,究竟是国民党或共产党,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仍然有待厘清。有的学者认为,范文澜做为“革命者”和“学者”之生涯乃属同步发展。若从时序演变上看,此言固然不错。但范氏在其学术研究中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以进行撰述,毕竟迟至1940年代以后,与其政治上之“前进”有着不小的落差。这当然与其人认识学习马列主义的渐进过程有关。做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范文澜与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范文澜,两者实际上并不同步。   相似文献   
57.
一、历史责任和历史原因 1924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却被中外反动势力残酷地绞杀了。 笔者认为,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造成这次失败的主要历史责任应由共产国际来承担。  相似文献   
58.
自九.一八事变至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再度合作,共赴国难。尽管其间在对敌作战战略方针上有异有同,但双方军队在战斗中互相配合,互相依存,从而嬴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9.
本文针对国共两党北伐时期在农民运动上的合作状况,做了全面分析。北伐前,两党在农民运动上已有良好合作,一同开创了良好的农运局面,为北伐农运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北伐前期,国共在农民问题上的观点和政策基本一致,在以减租减息为中心的农运斗争中,两党积极合作,取得了重大成绩。在北伐后期随着农运的发展,农民要求土地革命。初时,国共两党均支持并积极推进土地革命;但到了后来,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并反映到国共关系上,在右派叛变的影响下,国民党改变了对农运的态度和政策,压制和镇压衣民运动,导致北伐后期农民运动的失败,国共合作也随即破裂。  相似文献   
60.
自从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报发表以后,大陆民间盛传"第三次国共合作"即将到来。国共共有过两次合作。1949年大陆解放以后,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在为台湾问题进行着不同的努力,中国大陆自然希望台湾回归,而台湾既希望统一又不希望统一,在这种背景下,主要是1978年以前,出现了大陆和台湾时战时和的局面,但是为什么最后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实现所谓的国共第三次合作,这里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