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89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16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1159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国有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要发展国有经济,必须搭建商品经济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平台,必须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等7个方面的改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攀枝花市实施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行国有资产100%退出、职工国有身份100%解除、企业债权债务100%结清,以推进攀枝花市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市社保局紧紧同绕大局,创新工作形式,树立新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减震器”、“安全网”的作用.为攀枝花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3.
最近,我们到新津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调查,它们在国有企业进退调整中的一些实践,对全省国有企业建立进退调整机制和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一定启示。 一、新津县国投公司的基本情况 1997年以来,新津县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性调整。为了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的新路子,1998年6月组建了“成都市新津县国有资产投  相似文献   
994.
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作为中国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国有经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逐步在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但总体上讲治理绩效不佳。公司治理不仅取决于理论的逻辑演绎,还取决于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重点分析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制度。在归纳、总结中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近年来在信息、产权、交易费用、制度变迁等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治理新制度。  相似文献   
995.
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及政事分离是我国公立高校面临的迫切要求。而这一要求得以付诸实践的前提之一就是实行高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公立高校两权分离是不彻底的,并指出高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存在分离的现实基础以及高校与市场、高校与政府间矛盾生成的动力机制,这些决定了两权分离将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合理方向。  相似文献   
996.
上海国之杰最终受让鞍山信托国有股权的一例 ,说明由民营资本整合非国家安全资源的并购时代已悄然降临。地方政府应适时选择 ,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以减少改革成本。  相似文献   
997.
论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配置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讨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本文修正了传统企业理论对最优所有权安排涵义认识的局限 ,认为研究的视角应从单期博弈转向多期博弈 ,从单一的治理成本最小化转向“成本”最小化与“收入”最大化并重。本文认为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按贡献分配原则”与“最小治理成本原则”双重约束的结果 ,并且是这两原则下的一个相机均衡解  相似文献   
998.
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源于股份制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和股权自由交易的股票市场制度。以经营管理者为代表的内部人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控制是两权分离下的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显著特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是国有股股东的外部控制。国有股股东外部控制下的企业法人资产制度不健全、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企业破产制度是导致当前我国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法人财产权”的提出,对于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思路是一个进步,而对于民法通则即已确认的其它企业(包括公司)法人所有权制度是一个倒退。现行规定势必破坏我国公司统一的财产基础,使公司的产权关系混同于合伙中的共有制,也为同股同权设置法律障碍。摒弃法人财产权,确认公司法人所有权,从根本上突破我国所有权理论和制度的局限,迫在眉睫。国家与其它投资者投入公司的资产,无疑同样全部转归公司所有,全体投资者取得相应的股权。公司以财产所有人的身份对外开展活动并承受其行为结果,而公司的利益即是全体股东的利益,由国家与其它股东一样扶持股比例分享。国有资产所有权股权化后,国家不能既当股东,又仍以“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人的身份自居。这并不损害国有资产的权益,在当前还会起到盘活资产存量,积聚财政资金,有效配置资源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国家所有权是物权法构建的重要内容和难题。国家所有权的存在是客观的,物权法的构建无法回避这一重要现实。否则,各种类型的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都将随之产生不利影响,物权法自身确认财产归属关系的基本任务也将无法完成。国家所有权的全民性具有克服其他形式所有权的剥削性质和消极因素的重要作用,是形成宏观调控自动均衡机制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国家所有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物权法对国家所有权的重构,厘清与国家所有权相关的各种法律关系,以实现国有财产的合法使用和最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