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40篇
丛书文集   779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2611篇
社会学   15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具有丰富的修辞色彩。本文围绕数字的心理联想、数字与修辞表达手段,以及数字的修辞情趣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62.
陈汝东 《江淮论坛》2012,(3):15-19,29,193
作为公共修辞的一种形态。以国家为修辞主体,旨在处理国内政务、塑造国家形象、协调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事务。国家修辞学是公共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旨在研究国家修辞行为和现象、综括国家修辞手段和策略、揭示国家修辞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文章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重大国内外事务中的修辞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国家修辞、国家传播、国家修辞学等新范畴,分析了国家修辞的内涵、类型及其修辞主体和传播价值,阐述了国家修辞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研究方法,综括了国家修辞学研究的学术和实践价值。作者认为,从个体修辞学走向公共修辞学、从民众修辞学走向国家修辞学反映了未来修辞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3.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前提下,美术的教育意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重视,在各院校掀起了美术鉴赏教学的热潮,在中专院校也不例外.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转变了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上的一些守旧观念,适应了应试教育改革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实现了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本文结合对图像学概念与中专美术鉴赏教学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作出了简要的分析,借以给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4.
我国学者对政治修辞的研究涉及到了政治修辞理论、中国政治修辞、中国政治修辞史、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修辞以及美国的政治修辞诸多领域,并已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研究范畴宽泛,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向性,但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今后的政治修辞研究应着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修辞理论,关注政治情景研究,立足于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修辞策略的改革。  相似文献   
65.
曾胜 《兰州学刊》2012,(8):90-93
网络炫耀式自拍影像或可称之为一种元影像,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的绘画和电影等传统媒介中,已能够找到类似元影像的视觉范式,它们分别被称为元图像和元电影。从元图像到元影像,都包含着对自我的双重指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消费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网络自拍已成为当下社会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症候,暴露了人之主体的存在危机。  相似文献   
66.
图腾崇拜的存在表明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对视觉有着依赖和崇拜。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商业化大潮的涌现和现代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视觉图像时代,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平衡局面被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态度:正视挑战,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67.
《第九个寡妇》[1]是严歌苓创作由理性转向形象的很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就小说词语方面的修辞,从词语的转类、词语的降用、词语的仿用、词语的析用、词语的讳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8.
从语言学或符号学的角度来考量,文学不仅是形象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形象与声音共同构筑了文学的两极。甚至可以说,声音是文学的第一能指,而形象只是声音(意义)的显现。如果循着历史的踪迹进行追寻,各种文学样式都具有声音修辞的属性。当前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则是视觉依然占统治地位,听觉被视觉所放逐,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是如此。为了文学的良性发展,在当前的语境之下,重新唤起人们对文学中声音修辞的关注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9.
韦恩·布斯是二十世纪美国修辞学界的知名学者,尤以小说修辞学著称。但布斯对隐喻的论述也颇具前瞻性。由于其修辞学家身份,其在阐述隐喻定义、评价等方面时难免不涉及一些诸如修辞情境、修辞动机、劝说等修辞学概念,这些概念的运用极大地充实了他的隐喻观。研究对韦恩·布斯的隐喻观作了梳理与分析,主要阐析了布斯对隐喻的概念本质、评价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了布斯的隐喻观与西方修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其理论贡献和局限。研究发现,布斯的隐喻观较具前瞻性,有深厚的西方修辞学底蕴,为后来的隐喻研究作了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70.
正一个摄影者,要想出一张好的相片,需要经常深入生活实践,走近大自然,汲取精华。江南小镇、荒山老林、悬崖峭壁、海上仙境等地,随处可见他的足迹。为了拍摄一幅好照片,他会在不同角度选择立脚点,爬上爬下,沉醉其中,全然忘记自己已到花甲或古稀之年。古人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摄影带来的快乐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有一群热爱摄影的社区居民。他们相聚在一起,组建了摄影沙龙,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沙龙规模不断扩大,团队活动越来越规范有序。如今,在街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