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28篇
  免费   1218篇
  国内免费   222篇
管理学   10539篇
劳动科学   530篇
民族学   1017篇
人才学   1611篇
人口学   671篇
丛书文集   9404篇
理论方法论   2488篇
综合类   22425篇
社会学   6972篇
统计学   3311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103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1002篇
  2020年   1067篇
  2019年   1003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968篇
  2016年   1341篇
  2015年   1834篇
  2014年   4459篇
  2013年   3555篇
  2012年   4503篇
  2011年   5068篇
  2010年   4538篇
  2009年   4465篇
  2008年   5623篇
  2007年   3595篇
  2006年   2437篇
  2005年   2364篇
  2004年   1784篇
  2003年   1521篇
  2002年   1415篇
  2001年   1280篇
  2000年   890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陈忠 《人文杂志》2015,(3):113-120
伴随世界文明的生成与转换,城市与伦理历来相互关联、相互生产,城市-伦理生态具有多样性、非自足性、变迁性。当代城市化的深化使伦理与社会的关系,使这个世界的伦理图景与伦理生态,发生了重要改变。分化与纠缠、变化与固化、多样与单一等诸多矛盾表明,当代城市社会正在遭遇深刻的康德悖论式的伦理冲突。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为伦理转换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任务;另一方面,伦理的自觉、现实推进,又将为城市化的规范化、合理化提供基础支撑。建构一种更具语境张力,更具包容性、现实性、此在性、有限主体性底蕴的城市伦理,着力推进"此在单元""此在空间"的伦理化,对城市社会的合理化、可持续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54.
梁绍连 《科学发展》2015,(1):107-112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增长格局加速分化;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常态"特征显著。上海经济的"新常态"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表现为新阶段、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新空间、新风险。要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服务业提升、城乡一体化、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现代化企业对生产设备使用现状的分析研究,深度挖掘设备管理新思路,主张从精细化出发,严格按照制度管人,人管设备的思路,保证生产设备的高效率运行,最大限度地为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筑行业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安全生产问题,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降低了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率。因此,作为建筑工程单位和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7.
"学无止境",是我毕生的座右铭。我在求学、教学和治学的历程中,有过广泛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自己的爱好。但是有三件事,一直坚持至今。就是走路、读书和写作。我在60岁时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行万里路,读千册书,写百篇文》,概括了我前半生的历程。万、千、百,是精确的数字。细算起来,我在60岁时,已经走过万里路,读过千本书,写过百篇文。但是万、千、百,也是近似、模糊的概念,说明大到一定的数  相似文献   
58.
蒋立业 《城市观察》2015,(4):172-178
田子坊作为一个城市空间,它的再生与开发实际上不过是空间的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创造出的文化意义,符合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符号逻辑。因而,在经历了空间意义转化为符号消费对象之后它完成了商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9.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作为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将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有机地联合起来,并充分彰显其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本文仅就如何让博物馆更好地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终身课堂的角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