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47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1738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酉阳杂俎》大量收录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传入的非佛教外来词,具有省略节音、均为名词、以音义加类别为主要构词方式和印度传入的外来词最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63.
《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和佛教关系最紧密的一部小说。金庸通过三位主角引出了芸芸众生相以及纷繁复杂的故事发展,而这一切到最后,全部都是有因可循的。通过分析主角及配角的经历和结局,来揭示《天龙八部》中所体现的因果之说。  相似文献   
64.
晚明才媛学佛参禅之风颇盛,吴江沈宜修为其中佼佼者.出身于佛教渊源深厚的科甲门第,闺阁时期,沈宜修深受家族禅风熏陶,并倾心诗文.于归初期,因受婆母压制,她无奈搁笔,转而究心内典.夫君叶绍袁中举后,她潜心习禅,引领叶氏诸女庭闱唱和,以诗文述佛理,表禅境.生命晚期,至亲接连离世的悲剧人生体验使其诗文呈现出对世间亲情的迷痴,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死的超越.  相似文献   
65.
66.
67.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利用佛教对沦陷区民众进行“宣抚”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为学者们所关注。杭州被誉为东南佛国,自古以来佛教昌盛。与其他地区的日军随军僧广开宗派进行佛教“宣抚”不同,侵杭日军随军僧虽然也办有分宗,但规模较小,而真正充当“宣抚班”之一的是主动附逆的杭州日华佛教会。该会由不良僧人成元、隆定担任会长,逼迫杭城各寺庙入会,接受日军管理;办理日语学校、难民收容所,假行慈善活动;改造大乘佛教教义,为侵略者招魂,对杭城民众进行佛教“宣抚”。杭州日华佛教会这一个案表明,侵华日军对沦陷区佛教“宣抚”的真相是利用大乘佛教教义和措施消弭沦陷区民众的民族认同和抵抗思想。  相似文献   
68.
和光翰  和少英 《民族学刊》2020,11(1):66-75, 136-138
金平傣族是一个跨中越边境而居的特殊族群,可细分为白傣、黑傣、普洱傣以及曼仗傣等四个亚族群。由于历史渊源、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其信仰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不尽相同的特征。本文在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平傣族的多重信仰文化进行初步探析,认为金平傣族的信仰文化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多种信仰文化长期交融与变迁的结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界对傣族似为“全民信教”(信仰佛教)或“双重信仰”(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的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69.
70.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将对山西北朝佛教遗迹和民族融合资料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学科优势,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共同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推动相关学科建设,打造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云冈学"学术高地。"云冈学"主要包括佛教考古、民族交融与中外文化交流、平城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四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