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427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581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俗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不可回避,并且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在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中开展研究的。在改革开放之前,这种研究还无法正式摆上台面,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通俗文化并不为主流文化所认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32.
近二十年,中国新诗在精神向度上发生了巨大裂变,回顾并考量新诗的精神生态,既是新诗精神重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下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诗歌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大众文化语境成为滋生的土壤、对后现代主义的简单套用和二元对抗思维模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近二十年新诗的无数现象都被囊括在“多元”的美丽口袋中,应该追问的是:那些“多元”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元”?锚定新诗的精神生态,显示着当下诗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依然只是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33.
文化表现是造星娱乐与文化消费,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当代大众文学的文化表现与诉求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工具理性位移为商业性的表现,论述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80年代之后,快乐已经成为西方理论界研究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批判理论、文化民粹主义和女性主义是大众文化快乐研究领域三个最富影响力的理论派别,这三个不同的理论派别均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研究范式:将大众文化的快乐政治化。这表现在将大众文化快乐的价值定位在政治层面,将快乐置于解码者所处的政治语境中加以解析,将快乐产生的原因解释为与某些政治因素相关联等三个层层推进的方面。大众文化快乐的政治化研究范式有一个缺憾不容忽视,即大众文化自身的文化价值一直没得到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5.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与价值观导向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尼尔·波兹曼通过分析电视剧的媒介语言,对电视剧的娱乐功能的分析鞭辟入里.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构建大众文化的领导权策略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6.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众多文化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三大思潮.大众文化是同传统的精英文化相区别的,其娱乐、消闲、商业性的功能大大强化,而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相对弱化.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化时代而出现的新型的文化活动方式,它使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文化,具有反抗性、多元性和相对性的显著特征,反对统一性、普遍性、本质性的现代社会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37.
随着文学的“泛化”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 ,文艺学科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文章阐述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危机意识生发的原因 ,并力图提出有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8.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处理当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摆在当代文化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的与逻辑的必然性,以期有利于说明当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9.
大众文化的二重性及其价值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低层次的文化 ,拥有最广大的受众 ,具有商业性、流行性、庞杂性的特点 ;其存在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二重性 ;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导 ,一是需要精英文化介入其中 ,二是需要“唱响主旋律”,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0.
《求是学刊》2017,(1):132-142
当代大众文化语境是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该语境下,文化产业蓬勃兴起,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文艺日趋娱乐化,新型大众文化及其全新的意识形态运作方式令既有的文学经典化之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已死"的呼声不绝于耳。而三十余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创作中,采取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结合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坚持个性化发展,既为当代大众文化与文学经典化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合理的诠释,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