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425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576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二十年,中国新诗在精神向度上发生了巨大裂变,回顾并考量新诗的精神生态,既是新诗精神重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下中国文化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诗歌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大众文化语境成为滋生的土壤、对后现代主义的简单套用和二元对抗思维模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近二十年新诗的无数现象都被囊括在“多元”的美丽口袋中,应该追问的是:那些“多元”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元”?锚定新诗的精神生态,显示着当下诗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依然只是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42.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多层次文化体系建设,既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三者各自的内容与作用,又要求在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三种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各文化要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3.
由于媒体形态在媒体素养教育形式上的"风向标"作用,大众文化在媒体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上的"晴雨表"作用,西方媒体素养教育在深度上经历了从"抵制媒体→认同媒体→思辨、解读媒体→赋权媒体"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轨迹。其对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构建媒体素养教育的技能向度、文化向度和多维向度,促进其向超越保护主义取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4.
新形势下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给包括影视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编剧困境是影响中国主旋律影视发展的一个因素。赵冬苓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主旋律影视编剧品牌。"赵冬苓编剧"体现出三个特征: "文化民间主义"的特质,增强了大众文化认同的亲合力; 简洁有力的主题,赋予大众文化认同以明确的指向性; 坚实的戏剧内核,赋予大众文化认同以强大的驱动力。这一影视编剧品牌的成功富有启示意义: 营造大众性的文化认同的符码,是主旋律影视作品进入受众内心的锁钥。  相似文献   
45.
以电视、电影、流行乐、网络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凭借其商业性为基础的所呈现的多元价值观,冲击传统价值体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以大众文化多元价值并存的借口“死灰复燃”对基层公务员心理造成极大冲击。本文基于国外经验提出大众文化冲击下基层政府公务员心理状态的初步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46.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10,31(5):99-105
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是当代"主旋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的是社会转型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敏感问题。反腐是新世纪政治小说的核心主题。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抓住了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既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也备受普通大众青睐。且新世纪政治小说作家,大多有对市场意识与对现实政治进行双重关注的高度自觉。新世纪的政治小说也是一种具有"特别的样式"的通俗小说,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借鉴结构主义叙事研究方法对张平、陆天明、周梅森的政治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划分出七种人物类型和十三种叙事功能,二元对立模式是其基本结构方式。新世纪政治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包含着几种经典的通俗小说叙事成分,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是最重要的两种。新世纪的政治小说是表征主流意识形态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向大众文化倾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类型。  相似文献   
47.
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正的艺术作为最精致的文化造物是人的自由自主的本质的最深刻的体现,以及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但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的背景中,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异化。这种异化的艺术集中表现为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创造性的丧失、大众文化的齐一化-个性的虚假、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超越纬度的消解和大众文化的操纵性等方面剖析大众文化对人的存在的负面影响。要扬弃大众文化的异化,必须扬弃人的本质的异化,恢复艺术和审美的个性和创造本质,即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8.
“休闲文学”是指给读者娱乐、消遣的文学 ,它是 9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现当代对休闲文学审美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批评 ,实际上是高等文化人对市民意识、市民情趣的文化歧视。针对当前日益勃兴的休闲文学 ,批评家应调整视角 ,公正地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49.
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高科技的产物。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互动性。它是一种新的人际交流工具、一种新的媒介、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和一种新的以虚拟为基础的文化平台。游戏的流行给社会带来新的问题,如青少年对游戏的痴迷,网络虚拟社会问题等。  相似文献   
50.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美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小敏  傅守祥 《创新》2011,5(1):113-115,128
20世纪美学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向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在关注艺术美的同时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本身的意义。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和审美化弥散,使当代美学走出经典美学的认识论路径、本体论路径和心理学路径,进入新的理论整合期,艺术哲学的视野明显扩大,并形成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审美风尚逐渐偏重功利性,世俗性的审美趣味基本取代了崇高与理想,严格自律的审美观念正在被一种泯灭了界限的泛审美观念取代。日常生活意志的感性需求持续高涨和精神崇高性的失落尽管不是绝对对立的,但是这其中潜藏着的审美文化超越性消退的危机值得关注。审美生态的更替与当下关怀的世俗性、身体美学的可能与审美体验的纵深性、大众文化的张力与审美观念的生成性,成为现代性转向后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