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05篇
  免费   1853篇
  国内免费   354篇
管理学   19935篇
劳动科学   1093篇
民族学   3248篇
人才学   2978篇
人口学   1143篇
丛书文集   19864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415篇
综合类   38041篇
社会学   8766篇
统计学   5526篇
  2024年   535篇
  2023年   1963篇
  2022年   1015篇
  2021年   1678篇
  2020年   1659篇
  2019年   1842篇
  2018年   754篇
  2017年   1494篇
  2016年   1975篇
  2015年   2634篇
  2014年   6848篇
  2013年   6222篇
  2012年   7416篇
  2011年   8322篇
  2010年   7429篇
  2009年   7560篇
  2008年   9480篇
  2007年   6288篇
  2006年   4616篇
  2005年   4951篇
  2004年   3425篇
  2003年   3768篇
  2002年   3709篇
  2001年   3622篇
  2000年   2795篇
  1999年   978篇
  1998年   582篇
  1997年   425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省国资委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关爱教育帮扶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工作目标,积极动员“五老”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传承好传统、树立好榜样,敢于担当,奋勇作为,不断开创全委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2.
资本逻辑在整体上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推动现代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资本逻辑内在矛盾运动的激化过程正是当代种种发展风险生成的内在机制.当今人类文明所遭遇的风险境况表明,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科学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可欲性、合理性和正义性.应对无人能幸免的风险挑战,消弭贫富阻隔和对立,以人本逻辑反思并超越资本逻辑,重建被资本抽象化了的生活世界,为社会主义的正当性提供了新辩护.  相似文献   
43.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看,库恩创造性把“科学认识论”的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范畴,其科学革命的结构理论主张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其动态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方面的因素,如科学发展模式否定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范式论中的存在唯心主义倾向,在真理问题上存在相对主义观点等.  相似文献   
44.
45.
"十二五"时期,青海省委省政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科学遵循发展规律,努力克服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带来的各种不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对青海65年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梳理研判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十二五"时期青海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效,归纳总结了"十二五"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6.
47.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先后制定了七大科技发展战略,极大调动和激发了科技人员和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国家,创造了人类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些重大战略包括:奠定科技事业基础的"重点发展"战略,确立有重要影响大国地位的"自力更生"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面向、依靠、攀高峰"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全面塑造新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结党通过重大战略领导科技工作的宝贵经验,对于深刻理解和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制度自信,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8.
共享发展就物质基础来说,需要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才能得以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们要实行共享发展,而我国的现实国情更使得共享发展的要求极为紧迫。共享发展理念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环境之中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49.
付清松 《东岳论丛》2019,40(5):85-91
广义的不平衡发展是马克思在关于"历史之谜"的唯物主义致思中叩开的新的"历史之问",它在认识论深处触及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立场上坚持具体统一性和灵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拒斥抽象统一性和机械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在狭义上,他揭示了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前提,亦是其再生产的后果,更是其危机扩大再生产的伴生物。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增强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的理解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抵制新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剥夺性积累,巩固和扩大公有制主体地位从而规约资本的创造性破坏作用、防止地方的"底特律化"等具有认知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0.
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18世纪中西经济大分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此前发生的中西金融大分流.13世纪,当面临相同的财政压力时,无论是南宋政府超发的"会子",还是威尼斯政府发行的债券,理论上都是国家向社会发行的信用凭证,本质上均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以国家信用的逻辑而言,南宋纸币体系极易崩溃的根源是国家信用不足,而威尼斯公债体制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国家信用之完善.两者之间国家信用的差异更是影响了后来的中西金融大分流,其主要的历史表现就是,英国在国家信用确立并强化的同时率先完成了金融革命,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在国家信用依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内生出金融革命.由此可见,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只是通往金融革命的不同路径,根本驱动国家实现金融革命与崛起的是保障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国家信用.这一点,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启示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