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然 《领导文萃》2009,(14):104-107
抽取“导行费”,开办“商业街” 汉灵帝对做买卖感兴趣,与他的出身有关。他本是一个小小亭侯的儿子,属于落魄的皇族,要不是运气太好做了皇帝,也就相当丁民间一个小地主。不过他虽然做了皇帝,却不忘本,依然保持着乡下小地主的作风。皇帝号称天下之主,富有四海。但在灵帝眼里,这些都太虚了,觉得这钱要攥在自己手里才行。  相似文献   
22.
湘南 《炎黄世界》2013,(1):40-40
李白的一生离不开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那么“斗酒”到底有多少酒?他究竟有多能喝?  相似文献   
23.
正玉石之路山西道考察上古时期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山西道",作为西部玉石资源进入中原的终点,有一新一老两条路线,即史前期的水陆黄河道与商周以来的陆路雁门关道。后者体现于《穆天子传》的叙事。由于该书长期以来被当成文学小说,其中描述的穆王西行路线没有得到学界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于2014年6月和7月两次对"玉石之路山西道"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挥文学人类学的大传统理论和四重证据的新研究方法,在探索新材料和建立新观点两方面都大胆尝试,希望能够开掘历史隐  相似文献   
24.
先秦多种文献反复提到昆山之玉,《穆天子传》记载的玉的产地,均在昆仑之丘北部,而以黑水流域居多。书中出现的玉的名称,玗琪指玉之首,即档次最高、成色最好的玉;琅玕指质地坚实、硬度大的玉;璿瑰指质地坚固而又有纹理的玉,古人把它视为智的象征;枝斯指分杈生枝、旁出别逸形态的玉,体现古人对怪异之美的欣赏。《穆天子传》所涉的西北边远地区,已经形成玉石采集、加工、流通的产业链。重■氏部落除了从事玉石的采集、加工,还生产玻璃装饰品。  相似文献   
25.
《穆天子传》是公元279年出土的汲竹书之一,经荀勖整理,释以今文,流传至今。但不识之字、疑难文句甚多,素称难读。本文作者以古文字学眼光研读此书,发现苟氏整理时若干字形隶定有误;与古文字资料相比较,有些字尚可释读。通观全书文例,有些缺文亦可补足或证明其可上下连读而无缺。全文共述研究心得十三则,末附待问之疑难字三十文,以俟高明。  相似文献   
26.
作为中国592·型"险避魔箭"故事的典型文例,莫一大王的故事在岭南广泛流传.若从文献记载和民俗历史入手,可以考知它是包括古代内地主流汉文化和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整合的结果.比如莫一大王的名号、坟山、宅树等都有其"王气"、"天子气"征兆,王者之气又与其赶山造海、朝往夕返的"法力"展示互为因果,共为表里.只是在尊王攘夷的极端传统里,这样的叛逆性僭越者终被除灭,当然他还永远存留在民族的现实感悟和历史记忆中.  相似文献   
27.
在八世纪末九世纪初,张氏归义军的后裔张承奉在敦煌执掌归义军政权并随后自号“金山白衣天子”。正史中有关这一史事的记载,仅在《旧五代史》吐蕃传部分有:“沙洲梁开平中有节度使张奉自号金山白衣天子。”《新五代史》吐蕃传部分亦有相同的话。此中的张奉即为张承奉,新旧五代史中称作张奉是为了避后汉隐帝(948—950年执政)刘承钧的讳。敦煌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白衣天子张承奉的记载,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自衣天子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这些有限的文献展开的。  相似文献   
28.
从汉武帝时汉赋的兴起一直到东汉后期汉赋的转型,汉赋中的天子和士僚两种形象及其叙事主题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君国”意识和儒家理想化的“天下”观的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对汉赋形象体系和叙事主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家观念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家政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魏昕 《天府新论》2014,(3):140-145
皇帝的身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不同场合进行角色转换。由皇帝的三重身份,审视汉诏功能的多元化现象可知:皇帝身为天子时,旨在昭示皇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诏令因此具有祭告天地、晓谕天下四方的功能;皇帝身为中央决策集团代言者时,由其批示的诏令则成为贯彻现实权力意志的政令、法令;与家人或关系亲密的臣子相互交流时,皇帝则还原回个体身份,从而使诏令发挥出独具个性色彩的私人书信功能。  相似文献   
30.
上古曾称天子所居之处为"县",进而扩而大之,将整个国家也称为"县",以"县官"指天子;"官"有国家义,天子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因此由"官"又引申出天子义.对"县官"、"官"二词的天子义,现代一般大型辞书往往只停留于前人的识断,释义未周,皆当乙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