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杨秀清、萧朝贵桂林告示发现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壮族民间文献《廖笺记军民剿匪·廖金全号》一书中,为已发现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联衔发布的告示和公文中最早的一篇,也是已发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发布的告示中最早的一篇.它的发现,有力地驳斥了曾国藩幕僚张德坚关于太平天国告示起源时间的谬论,为研究太平天国史提供了一份新...  相似文献   
72.
洪秀全及其同仁为了让基督教信仰适应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并符合他们缔造地上天朝的政治理想.继承传教士的工作,不遗余力地实现基督教的转型,从而开创了基督教的次生文化.洪秀全本人在一系列异象下产生的神秘宗教体验,以及他屡试不第而对科举考试滋生的绝望情绪,促使他重新审视儒家经典,并重新诠释圣经.他抬高圣经的地位,打压儒家著作.洪秀全自称从上帝那里直接得到启示,借此建立起独立于西方基督教的宗教权威.尽管他从根本上否定儒家传统,但是也采借了儒家伦理道德训诫,努力净化圣经里失礼、猥亵的情节.圣经亚洲诠释学首先要处理<圣经>在所谓"非<圣经>世界"的接纳问题,太平天国在诠释<圣经>方面独特的中国经验,为圣经亚洲诠释学提供了极佳个案.  相似文献   
73.
安庆会战是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的一次决定性战略决战。关于这次战役史家已有很多论述,但从曾国藩制定有关战略角度进行整体分析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考察安庆会战中的曾国藩军事战略思想及其实施过程,将有助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战略思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4.
清廷针对太平天国的团练动员并非一次性的举动,而是于道咸之际经历了从最初要求广西一省“普行团练”,到太平军突出广西后逐步扩展办团区域,再到咸丰三年正月初八日向各省绅民发出总动员令的渐次展开过程。其间,随着各省安全形势的恶化以及一些地区办团效果的初显,清廷对团练动员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使得“办理团练”从最初边陲省份的御匪之策提升为面向王朝的救时良方。同时,由于意识到地方官无力完成办团过程中劝谕、捐输等繁重事务,清廷将广西地方当局创设的以在籍绅士协助地方官办团的做法予以谨慎推广,并于发出办团总动员令后不久开始向各省大规模委任在籍绅士,随之形成的“团练大臣”群体则引发了地方权力结构的显著变动。无论是通省办团还是委任在籍绅士,其推广过程中的小心翼翼反映出清廷对于民间武力和地方绅士既欲倚重又不无担忧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75.
76.
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来看,史学界对史与论的关系问题始终没有处理好。我们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不是无限拔高,就是曲意美化。而对它客观存在的不足之处,往往视而不见。罗尔纲先生一生专治太平天国,成绩卓著。但在史与论的关系的处理上,也颇多失误。这和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政治气候有着密切的关联,不是哪个个人的行为。现在可以讨论这个影响整个史学界的关于史与论的关系问题了。  相似文献   
77.
洪秀全所创立的拜上帝教,是“中西合壁”的一种新宗教,它所改造和利用的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观念,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中起了兴奋剂和麻醉剂的双重作用。作为新宗教,它又具有不同于基督教的现实性和革命性。它完全服务于农民战争,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属起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农民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拜上帝教的绝对平等平均思想,对建立一个新型社会、发展近代社会经济,却起了消极阻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略论曾国藩进攻太平天国与捻军的战略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一生中的主要精力,用于指挥湘军、淮军横行长江与黄淮流域,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其进攻大平天国是以与太平军争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战略方针;以筹建湘军水师,掌握制水权为手段;以进攻安庆,夺取安徽,是实现攻破金陵的决定性战役;出兵上海,又制定“借洋兵助剿”的战略决策。其进攻捻军则采用重点设防的战略方针。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的过程中,他均采用残酷的杀光战术。  相似文献   
80.
《社会科学论坛》2007,(9):158-158
由河北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联合主办,承德市文物局、苏州大学和太平天国史学会协办的第二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6~8日在承德市召开。这是继2006年8月在苏州召开的第一届晚清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