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377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42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周恩来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他留下了许多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仅就党的建设而论,他的真知灼见和系列论述,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对五行学说中金生水自然过程细节的分析,指出金生水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开始其实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即海水吸收太阳热能,汽化环流到陆地,遇到陆地上低温金属山脉泥土等,释放热能,液化为水的物理过程。从此一侧面可以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实质是来源于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观察,概括而来,是自然科学,然后才广泛的应用到医学哲学等其它科学。  相似文献   
63.
本文拟从哲学史和逻辑的角度,探究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问题,并就所谓的现代形式作一些初步的设想。一《周易》《老子》等典籍中所阐发的阴阳学说,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确有其特殊的位置,作为一种哲学,它有着完整的贯通一致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就本体论而言,阴阳学说推出的是一种绝对本体,绝对本原。  相似文献   
6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全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事实.以达赖为首的民族分裂集团,自1959年叛逃后,在国外长期从事民族分裂活动,利用国际上提供的各种场合,到处宣称"西藏自古以来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反动谬论,利用混淆古代国家与现代国家的概念,不仅搞乱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模糊了人民群众的视线,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其推行"民族独立"的分裂活动张目.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牢固掌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以实际行动抵制达赖的民族分裂活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5.
"三世说"是公羊学重要思想之一.董仲舒将鲁十二公按照时间远近分为所传闻世、所闻世和所见世.在董说的基础上,何休将三世发展成为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衰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社会由衰乱世向太平世发展的过程便是王化由鲁扩散到诸夏,再扩散至夷狄的过程.在<公羊解诂>中,何休将<春秋>众多书法纳入其三世说,如大夫卒日、大小国之别、夷夏之辨等.何休"三世说"深化了<春秋>王鲁、夷夏之辨等义理,促进了公羊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西方地缘政治学说的百年演进具有思维观念和地理视野趋于完整的特点,地理因素逐渐由国际政治的"决定者"演变成"影响者",深受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两种不同视角的地缘政治学说命运迥异,整个学说体系具有一定的学理性和鲜明的实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7.
秦文 《社科纵横》2010,25(6):131-132
王安石的历史学说包括历史发展学说和历史编撰理论两个方面。在历史发展学说方面,他认为人性不可以言善恶;富贵有常,应当顺性命之理而为之节;时运有兴废,主张不以时胜道;坚持教化黎民在于富民善民;校正风俗和安利黎民;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在历史编撰理论方面,主张实录、用历史主义标准论列历史人物等。总之,王安石在人与人性方面的论述卓绝前人,与近代价值观相合。  相似文献   
68.
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起源很早,春秋时期,即出现了倡导以法治国的法家人物,如管仲、子产、邓析等。他们多由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组成。但他们并不同于古代西方的那种法学集团,而是一个具有共同政治主张而思想又各有其特点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界一般将战国初期和中期的法家称为前期法家,主要代表为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等;将战国末期的法家称为后期法家,主要代表是齐国法家,韩非和李斯。尽管先秦时法家人物众多又各具特色,但总体来说,他们一致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这一体系中,大致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相似文献   
69.
孔子学说与未来教育如何结缘,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崭新课题。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主张与21 世纪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模式;孔子“温故知新”、“告往知来”的教育方法与未来教育的创新精神;孔子“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作风与未来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等方面均有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孔子的进步教育思想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0.
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的立足点是中国社会现实国情,方向是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主体包含关系动力、运筹动力、落差动力、精神动力的相互作用。创新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动力学说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强调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技术动力源,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则是各种创新活动和成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