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诚”是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家的重要概念。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他的学说中,尤其在《通书》中,对“诚”多有论及。《中庸》是先秦儒家学派中弘道派的代表作,其中有多处对“诚”的系统论述。从中可以看出《通书》与《中庸》在内容和思想上的承继关系。讨论周敦颐的诚,可以增强我们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2.
2010年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这是继陈寅恪、钱钟书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三位清华学者的文集。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学研究、儒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三联学术出版中心于2011年3月26日在清华园联合举办"陈来学术论著集"出版座谈会,谢维和、李昕、万俊人、王博、何怀宏、张学智、胡军、肖鹰、舒炜、高瑄、梁枢、段伟红、辛鸣、曹峰、强昱、向世陵、彭国翔、干春松、郑开、杨立华、吴增定、唐文明等首都高校学者参加了座谈。发言稿经翟奎凤整理和参会学者审定,现将部分内容刊发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23.
作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二程继承了儒家的天命论和道德追求,在天、理、命、性为一的前提下,强调"命在义中",将践履仁义道德说成是人的天赋之命和人生追求。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义处命"和"安于义命",二程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待命之分和践履工夫。  相似文献   
124.
《江西社会科学》2017,(7):150-156
理学史著是认识宋明理学存续发展演进的基本依据之一,但由于理学史著撰写者所秉持的理学史观的差异,不同作者笔下的理学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在这方面,周汝登的《圣学宗传》、孙奇逢的《理学宗传》以及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就为我们描绘了明代后阳明学时期的丰富的理学图景,通过对这三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理学史著对于历史事实叙述的作用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5.
2010年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这是继陈寅恪、钱钟书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三位清华学者的文集。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学研究、儒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三联学术出版中心于2011年3月26日在清华园联合举办"陈来学术论著集"出版座谈会,谢维和、李昕、万俊人、王博、何怀宏、张学智、胡军、肖鹰、舒炜、高瑄、梁枢、段伟红、辛鸣、曹峰、强昱、向世陵、彭国翔、干春松、郑开、杨立华、吴增定、唐文明等首都高校学者参加了座谈。发言稿经翟奎凤整理和参会学者审定,现将部分内容刊发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26.
言及中国哲学史上的"理",不能不想到王夫之鼓吹"理在气中"的壮观景象,不能不想到戴震对"以理杀人"的激情控诉.其结果是,被视为中国哲学最具创造力的时代之一、被视为儒学第二个发展高峰期的宋明新儒学,因此倍受质疑,其优雅的形象、其超迈的理想遭受着冲击.可是,清代儒者对"理"的指责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可信性?在很少有人对此提出疑问的情境下,唐君毅先生对清儒误解"理"的情形展开了分析和评判.唐君毅的这种分析和评判,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清儒豪情过度而理性不够的批评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7.
《红楼梦》研究的两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景华 《学术交流》2004,4(10):147-153
在《红楼梦》研究中,贻害至大的则莫过于由"自叙传说"衍化而成的"曹学"考证。"曹学"考证从根本上说是要寻找"原意"。考据红学出现的两种偏离倾向是难以克服的:一是考证越来越深地走入趣味化,二是"祖籍考证"越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经济目的。"市民说"理论上虽号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但实则主要是引用20世纪初期俄国别、车、杜的美学理论。它又是在贬抑、否定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今天已显出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红楼梦》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作品,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第一个将"情"作为宇宙本体论范畴的乃是汤显祖。《红楼梦》里的"情",不仅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汤显祖,并且在境界上已有了更大的超越。这里面便包含着中国哲学的"主体意识"开发,包含着中国式的"自我"确认和寻找。  相似文献   
128.
在世界的古老文化中,东方占据了三大文化,即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古往今来,东方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蕴涵、恒久的价值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人和广大民众,并且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研究东方文化具有持续不减的兴趣和热情,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同为东方文化的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因此,对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作出某些比较研究,这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在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其思想的共通性确实是存在的.比较哲学研究、比较文化研究在当今世界哲学界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如果说将印度最大的哲学派别吠檀多派的梵我思想,与中国的大思想家、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思想作一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人类思想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同时也能对其思想的深层结构进行挖掘.本文侧重对朱熹的客观本体论与吠檀多哲学的梵本体论的比较研究,具体论述了朱熹的"理"与吠檀多的"梵"的概念,以及两者如何运用这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来论述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以此来我出中印哲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9.
北宋庆历年间,周敦颐调任南安军司理,探究儒学精奥,始创理学;程颢和程颐随父调迁,拜周敦颐为师,从此专心理学.宋理宗赐匾"道源书院",确认赣南是"理学之源".其后,杨时、朱熹、张九成、陈献章、王阳明、罗洪先等许多理学名家都来到赣南寻根探源,并在这里探究理学精义,传授圣学.  相似文献   
130.
宋明理学对艾利之辨在不同时期偏重点有所不同.明中期以前的前期理学家,总体上继承儒家的"义以生利",主张与民以利,承认合理有限利欲,而明中期以后理学家则肯定人之欲念与商业贸易存在的合理性,形成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价值现和社会观.宋明理学对义利之辨的重新演绎无疑影响了中国传统诉讼现念:有助于民事诉讼中追求"又理决狱",财产诉讼现念有所松动;有助于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证据原则;有助于促使从"无讼"的理想走向"息讼"的现实;客现上为加剧健讼现象的出现、民事诉讼法律增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