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9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03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540篇
理论方法论   620篇
综合类   6979篇
社会学   465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中文信息》2007,(12):15-20
薄荷片推荐:阿坝县莫郎节藏语称“莫郎切莫”,意为传诏大法会,它是藏区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宗教节日庆典,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大型的诵经、跳神、降神、驱鬼等宗教活动,各种奇特的宗教祈祷仪式、佛像、藏戏服装面具、鼓号法器、唐卡、酥油花等宗教文化、艺术瑰宝尽展人们眼前、整个节日笼罩在神奇神秘的宗教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42.
现代国家实施公民教育,努力避免某一宗教活动侵入学校教育的公共领域并获得优势;现代民主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在各宗教中保持中立的法律原则;在公共教育领域,国家保障公民人格教育的普遍一致.同时,现代国家承认各宗教的宗教教育及其教义具有正当性并给予合理支持;国家为宗教积极参与社会公众的事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宗教也积极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3.
《幻灭》里静女士的意义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政治理念的符号,而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女性叙事的两个极地之间的脆弱的中间地带。她三次精神幻灭的实质是她在女性自我与集体力量、在自由和规范之间痛苦挣扎后的绝望。她的悲剧结局表明作者在张扬"五四"以来的女性独立思想的同时,又对消解女性意识的新的男权价值观的认同,显示了作者头脑里的男权主义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44.
随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不满足感的增强 ,要求改写中国哲学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并开始尝试超越之道。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思和检讨了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走向中国哲学“原创性叙事”的途径和方式 ,认为建立多元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通过历史时空的移动及广泛的对话参与寻求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视域和范式的引导下获得观察中国哲学的深度视点、在领悟整体意义与深化部分研究之间形成中国哲学的良性诠释循环、追求对中国哲学的充分描述、复杂关联的说明及意义关怀等 ,对于造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来说 ,都是非常基本的。  相似文献   
45.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46.
席勒的思想中,存在着对宗教的批判和赞扬的矛盾。席勒相信人的自由和美德及神的存在,世俗的宗教压抑人的自由,所以受到席勒的批判,而作为审美假象的游戏的宗教,对人性的和谐起着导向作用,因而受到席勒的赞美。在席勒看来,人性的和谐并不是审美教育的完成,真正自由的人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需要借助于崇高。而代表人类神性的宗教,作为一种典型的崇高,实现了人类的自由、美德及神性的统一,对人类的精神起着提升作用,因而得到席勒的充分肯定。以人性的完善为准绳,席勒批判否定人性完善的世俗宗教,赞扬肯定人性完善的神性宗教,这就是他在宗教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8.
菲律宾洪水神话异文的具体情节不尽相同,但其隐含的基本叙事结构却是共同的,都可以划分为开端、中介、结尾三个发展阶段,于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情节结构纲目来归纳各异文中的情节发展。它们在宏观叙事结构上具有“蜕变型”的统一范式,意味着由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蜕变。  相似文献   
49.
鲁迅小说诗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诗学以历史的精神向度为焦点,依照别具一格的时空意识,采用一种充满真实感的、立体化的叙事策略,建构了一个体现历史演进的精神向度的世界模式。  相似文献   
50.
郝瑞斌 《兰州学刊》2006,34(10):13-14,20
普列汉诺夫并非天生就是科学无神论者,其宗教思想的最终形成是其艰苦探索的结果。重视培养人的品格,注重学习和钻研自然科学,全面深入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他探讨、阐发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时由于脱离当时俄国的实际斗争、忽视自然科学等原因而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