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任宜敏 《文史哲》2007,(4):96-102
蒙古族本信萨满教,成吉思、窝阔台、蒙哥诸位可汗都是虔诚的萨满教徒,但他们从未因某种宗教是外来的或与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不相一致而加以歧视、排斥,在他们看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或任何其他的正统宗教,都包含有劝人安分守己、修身养性的教义,都具有排忧解难抚慰心灵、稳定社会辅政教化的功能。因此,他们对各民族的各种宗教信仰,均采取兼容并包的宽容政策,允许一切人等享有选择和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并为此积极身体力行。有元一代,宗教信仰自由和对各种宗教的宽容优礼政策,是其他王朝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32.
蒙古人统治西域后,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为各种宗教在西域的传播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了各种宗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的宗教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 1 978— 1 982年的恢复阶段 ,重申了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党的宗教政策 ;1 983— 1 991年的完善阶段 ,确立了“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基本原则 ;1 992年至现在的发展阶段 ,依据新的发展形势 ,作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34.
青海地区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 ,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和少部分汉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考察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演变过程 ,搞清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结历代中央政府处理藏传佛教与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教训 ,对于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维护青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青海在历史上受西藏吐蕃王朝的重大影响 ,今海西、青南的一部分地区曾经由吐蕃直接控制 ,唐朝安史之乱时吐蕃势力进据海东河湟地区。据史籍记载 ,佛教最早传入吐蕃大约在公元 5世纪拉脱脱聂赞普时期 ,到了公元 7世纪时吐蕃王朝政治恢宏、国力强…  相似文献   
35.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宗教政策的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政策历来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不可漠视和回避的问题。本文认为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宗教政策的成熟期 ,并对党的宗教政策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表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6.
以寺养寺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内容。寺庙必须从全区发展的大局出发 ,以开放意识代替保守陈旧观念 ,以改革代替固步自封意识 ,摆脱听天由命、守株待兔的守旧思想 ,彻底改变依赖信徒度生的单一经济生活方式 ,要向多种经济成份方向迈进 ,把一向输血的寺庙经济功能 ,变成造血的经济功能 ,开创一条崭新的以寺养寺的经济发展道路。本人在此对我区如何搞好以寺养寺提出了自己很不成熟的见解 ,只是抛砖引玉 ,错误在所难免 ,诚恳希望行家指正。一、积极为僧尼创造生产劳动的条件。要搞好劳动生产 ,必须要有生产基地。为稳定僧尼…  相似文献   
37.
清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关系、民族宗教这几个不同层面呈现出了趋同又分化、相伴又相生的“多元一体化”的局面,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为解决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清政府根据当时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民族政策。回顾和审视历史,其时所产生的民族宗教政策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38.
刘薇 《日本研究》2003,(2):85-87
文化一词有一个应用演化的过程 ,在德语中 kultur意味着精神文化 ,而 zivilisation则是指物质文明。德语中表述文化概念时常使用 kultur,偏重于前者。与此相对 ,在欧美文化一词常被译成 culture,其含义实质是指生活样式。  日本人对文化这个词的认识过程经历了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战前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打破了锁国状态 ,呈现文明开化的局面 ,对世界的认识和西洋文明的学习是从引进西学开始的。其中 ,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较深 ,所以第一阶段的文化理念倾向于德国派。第二个阶段 ,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占领 ,在日本强制性地实行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39.
浅议凉山州精神文明建设林如俊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有彝、汉、藏、蒙古、傈僳、满、布依等14个世居民族。凉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与1978年相比,1993年全州国民...  相似文献   
40.
宗教作为一个对人类社会影响持久而深远的现实存在,是任何政治势力所不容忽视的。世界各国政府无一不重视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一定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马莉博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