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 ,山顶洞人粗陋的装饰品的出现 ,不仅将我国工艺美术的源头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 ;而且昭示出山顶洞人之原始宗教观念 ,以及原始初民爱美、追求美时 ,那由朦胧而逐渐清晰起来的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62.
9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经历了政治群体意识向自由个体意识的激变并形成了三个生成点:追求一种以零度情感为特征的叙事策略,使审美形式化;以苟安的众生相描绘为特点的审美庸俗化;颓废美成为作家价值失范、精神虚无中的无奈追求。这三种审美趋势反映在作品中则呈露出大面积的审美感性泛化趋势,要不要重返理性王国应成为90年代以来文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3.
原先从电视上看到模特们在台上摇曳身姿的潇洒样子,我都会觉得纳闷: 她们能在短短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之内迅速地换好一套时装,并且一丝不苟。难道模特们有“超快更衣”的特异功能?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在璀璨的T 型台背后,居然还隐秘着一群鲜为人知的“更衣妹”。  相似文献   
64.
什么是美学     
美是令人神往的,情趣盎然的。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爱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相似文献   
65.
色彩教学是建筑美术中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色彩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对色彩的理性认识和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色彩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6.
香格里拉旅游文化蕴涵的历史和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对香格里拉品牌所象征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好境界,从文化学的角度加以研究,有利于实现滇西北藏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7.
巴金与《红楼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金从童年到老年都一直喜爱《红楼梦》,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出发理解这部小说,形成有独到见解的红学观。他创作《激流三部曲》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和场景描写等方面,学习和借鉴过曹雪芹的艺术经验。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经历、文化修养、气质、个性和审美理想、创作动机迥然有别,因而这两侧小说所概括的生活内容、所表现的人物命运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们有各自的地位。  相似文献   
68.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充满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不能科学地揭示文学的本质 ,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情感语言艺术作为文学的本质较为准确 ,也更切合中国文学的实际  相似文献   
69.
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已争论多年.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问题的关键.应该承认文艺有意识形态因素,并能生产出意识形态来,但不能把文艺的本质界定为意识形态.文艺在社会结构中是处于"社会意识形式"的位置,它能产生意识形态功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多是持这样的见解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含糊的、难以成立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错误,在于它把丰富的规定狭窄化,用抽象的"审美"消解了文艺的意识形态作用.科学的道路是恢复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70.
喻云涛 《船山学刊》2004,(3):153-155
本文从大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分析出发 ,联系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 ,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大众文化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