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7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1005篇
劳动科学   58篇
民族学   290篇
人才学   335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3672篇
理论方法论   600篇
综合类   8487篇
社会学   1085篇
统计学   11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765篇
  2012年   933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347篇
  2007年   1087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论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 ,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话题。创新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在眉睫。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 ,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当是 :思维教育 ,培养创新智能 ;情感教育 ,塑造创新人格 ;审美教育 ,营设创新境界 ;实践教育 ,锻炼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2.
虽然广告在现如今得到迅速发展,但其不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现象、推广方式不文明、监管不严、广告质量问题等。因此,我们应通过采取对网络广告创意的强化、各媒体之间的合作、细分目标受众、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来解决,从而提高网络广告效果,使网络广告得到更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对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文章主要从唐代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唐代服装的形制、面料的色彩、服装的质料等角度阐述唐代服装性感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45.
中国古典美学的见解中一直强调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元代曲家于困境和焦虑中,用以天真率意为旨归,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我大元乐府"去体察和表现美。曲家所感受的焦虑、怨愤、痛苦、欢乐和内心所必须担当的使命,使他们不断地以创作去呼唤人生价值的意义,通过赋曲运思,通过审美之径,去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并在唤醒自己之时也在唤醒着他人,而走向"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46.
衡量艺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是社会性和审美理想的统一.两者的统一,首先表现为功利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其次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再次是社会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7.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是双向逆反建构的关系,在主体走向客体的同时,客体也走向主体。主体走向客体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过程,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阐释:文学写作首先要求作者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文学写作活动关注的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文学写作中的客体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色彩。  相似文献   
48.
刘金强 《职业》2008,(33):60-60
<正>语言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如何来使用这个工具,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笔者认为,只有用文明的语言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使用礼貌语言所谓礼貌语言,指的是说话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使用美好的语言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貌语言不是某个人的发明或创造,  相似文献   
49.
盗匪问题是清末广东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当时的文献中,常能见到诸如"粤东之盗,甲于天下"的说法。盗匪威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少也卷入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危及当权者的统治。为消弭匪乱,稳定社会,清政府当局推行严厉清乡政策,以军事手段打击盗匪,而效果却并不明显。清末广东匪患的严重化以及政府于治理上的疲软处境,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清末社会及清政府垮台的社会基础提供了更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50.
政府农业科技传播失效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效果的实现是传播的最终目的,但是基层政府在农业科技传播实践中往往出现传播失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着重分析政府科技传播失效的原因,提出科技传播有序流动的思路和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