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7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533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08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2108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金瓶梅>中韩爱姐从"荡妇"直接转化为"贞妇"似不合情理,但正是这不合理中包含着合理——人类情爱的非理性特征.显赫地位和物质享受的消失,情爱对象的惨死,"亲昵情谊中的道义责任感"的钳制,使韩爱姐悲观厌世,甘愿自绝于命,恪守贞节实际上是其人生幻灭心态的一种非本质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古代历史在周期性社会振荡中演进.每次大振荡都使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振荡带来的江山易主,事实上就成了新贵族代替旧贵族的一条血道.周期振荡的内在动因是"政治--经济"相耦合的结构性腐败.结构性腐败导致社会财富占有失衡,加深和激化阶级矛盾,从而无法逃遁周期性的兴亡交替.封闭的封建政治体制无法进行有效的反馈调节和自我修复.被压迫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化为强烈的复仇心态,加剧了社会振荡的剧烈性和残酷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黄帝崇拜”的族群狭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9年,费孝通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的著名文章.在大量考古发现、文献梳理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费先生对几千年"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勾画出了大致的轮廓和基线,并指出,这样—个历史悠久,虽经朝代更替而文化主线绵延不绝的多族群的政治实体在近代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下逐步从一个"自在的民族"演变成为—个"自觉的民族".  相似文献   
995.
明清时期,在“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型社会范式下,江南望族士大夫均有“忠君”之志而皆能尽忠报国,但当他们面对凶险的宦海风波或者政治风险之时,则会选择远避是非、明哲保身的“市隐”生活之路.江南望族士大夫又热爱乡梓、维护地方利益,明清时曾为“江南减赋”不断努力,迨至晚清,江南望族的代表苏州大阜潘氏利用该族控制的社会网络所构成的社会资源,在各种社会资源的耦合力争下使得“江南减赋”终获成功.  相似文献   
996.
晁正蓉 《新疆社会科学》2016,(4):137-142,148
文章通过对21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全面梳理,结合新世纪文化语境,归纳了新疆维吾尔族题材影视作品叙事模式及其对国家意识和族群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7.
998.
天津查氏水西庄诗人群以布衣寒士为主体.在雍乾之际政治牢笼文学、文网钳制思想的特定时空中,他们以荒寒阗寂的内心情状和独立自持的个性精神彼此认同,构成相互交好的“心理场”,形成和谐融洽的雅集氛围.在雅集酬唱中,诗人们一方面以诗酒自娱、淡泊自守的方式调适心灵;另一方面在互诉心声中宣泄情感,展现出雅集圈内自足自乐、与世疏离的文化心态.这种情感氛围与文化心态凸显了水西庄文人间真契相谐、濡沫相依的精神气场,而这也正是文网高张时代雅集文化内涵的体现.  相似文献   
999.
余淑君 《社区》2013,(1):55-55
“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人们对幸福的感受,其实与外界关系不大。只要心态调节好了,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能感到安乐幸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轻松面对生活的九种心态吧。  相似文献   
1000.
《欲望号街车》自1948年第一次公演以来,大多数读者和文学评论家都把斯坦利定义为粗鲁、庸俗、残忍的北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认为他是一个只追求物质不要精神的世俗者。然而事实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新兴世界里,斯坦利和白兰琪一样经受着内心痛苦的煎熬。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视角出发,解读了斯坦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了斯坦利粗犷外表下的一颗同样脆弱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