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25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促进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为案例,并联系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围绕开发主题与打造品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开发利用四川客家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邓肃的记体文承继了北宋以来记体文人文意识浓厚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理学影响下的社会与人文关怀及其文学创作的内容特质。邓肃的文学创作,既受理学家文道观的影响,坚守重"道",又极其重"文",尤其崇尚韩愈古文。其文学实践即是对理学家"作文害道"的矫正。记体文文采斐然,艺术技巧高超,在文章立意题旨、结构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锤炼方面都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53.
欧阳文 《源流》2011,(17):64
由旅穗埔人文化研究会、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梅州市文物鉴赏收藏协会承办的中国知名期刊社"梅埔文化考察团",由团长刘胄人(广东《新周刊》总编辑)、副团长林文强(广东《源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率领,中共中央《求是》杂志子刊《小康》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54.
在传统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等诸种原因,客家地区的茶亭遍布各地,对社会经济、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特别突出。本文拟对客家地区茶亭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厘清其概念,阐释其功用。  相似文献   
55.
一众所周知 ,语言是社会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也是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是地域性的社会交际工具。客家方言是汉语南方一支分布地域很广、使用人口较多的方言。广东东北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是使用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地域性的方言同样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客家方言记载着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方言的研究和客家文化的建设 ,以至客家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宏扬客家文化传统 ,阐发客家文化精华 ,都离不开客家方言的研究。当前国家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56.
论客家族群与近代基督教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族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由中原迁徙南方、港台和海外的过程中 ,历史培育了客家人朴实、勤劳和善良的民族性格。由于历史原因 ,客家人与土著居民曾发生过误解 ,甚至冲突。1 9世纪中叶以后 ,基督教新教大举传入中国 ,恪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客家族群 ,对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突做出了独特回应 ,引起了基督教传教士的高度重视 ,促进了客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与整合 ,提高了客家人的民族精神 ,并锤炼了它的一批重要精英。  相似文献   
57.
客家菜馆的变迁反映出战后香港社会的文化发展和饮食方式的变化,它是洞悉传统习俗和社会阶级关系变化时一个重要参数,对客家菜馆的研究有助于说明香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8.
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认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认为 ,客家界定之“民系”概念有别于“民族”的概念。“族群”概念的引入 ,使得客家研究更具学术自主性与操作性。而“族裔实体”即为“文化的承载单位”理论的介入 ,人们更注重客家文化的研究 ,族群认同—客家认同 ,实为一种文化认同。“民系—文化”论与“族群—认同”论成为客家界定中两个基本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9.
温珍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0):117-118,124
客家谚语内容丰富,这些谚语里包含了许多客家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挖掘传统的客家教育资源,也能为教育的现代化服务。客家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读书、做人、做事、品行等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早期家庭教育、重视言传身教教育、重视榜样的作用等。当然客家的传统家庭教育也有明显的弊端,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60.
郑振满 《学术月刊》2012,(4):129-139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实行以家族组织为基础的乡族自治,曾经是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区,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乡族自治的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所谓乡族自治,是指在国家法律和官府授权之下,对乡族事务实行自我管理;在聚族而居的社会环境中,乡族自治主要表现为家族自治。解读福建省长汀县培田吴氏家族的族谱资料,可以发现闽西客家的乡族自治传统,与晚清地方自治有历史渊源。培田吴氏的家训、家法与族规,体现了家族自治的理想模式。培田吴氏的各大支派和社团组织,对乡族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了有效的管理。清末新政期间成立的"培田公益社",取代了乡约的行政职能,实现了从家族自治向地方自治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