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617篇
理论方法论   119篇
综合类   789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吴斌 《民族研究》2007,(3):1-10
宪政是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石和价值准则,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在宪政原则指导下建构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体系.文章从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及内容、监督形式等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存在的疏漏及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实证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2.
转型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与地方如何有效分权是任何国家的宪政建设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本文立足于"中国问题",以实用主义的态度考察了转型中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因、功能以及运作逻辑,既关注"字面上的宪法",更关注"行动中的宪法"。最后还从"国家建设"视角对未来可能的"省直管县"带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进行了解读,试图对之加以逻辑上的预测。  相似文献   
33.
潘培伟 《理论界》2013,(1):112-113
行政首脑限任制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论述到了限任制思想,亚里士多德的限任制思想触及了行政首脑限任制的灵魂性特征。行政长官限制的实践可以追溯到雅典宪政时期,官员一届任期普遍较短,而且一个人不能连续两次担任同一职务。古罗马时期限任制思想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强调官员应该是由选举产生并且不得连选连任。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官员普遍由选举产生,并且有一定任期时间和任期次数。  相似文献   
34.
从1901年清末实行新政以后尤其是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国内宪政思潮沛然而兴。宪政思潮的传播对商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商人的权利意识萌苏,参加立宪团体,积极参与试办地方自治。商人有了政治历练,逐步成为清末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5.
传统是既定的、古老的和弥足珍贵的,传统所蕴含的社会知识乃是千人的洞察力和经验,维护传统方能维护客观道德秩序的真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保守主义的角度浅谈作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对我国宪政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宪政意识的变迁经历了从沉睡、萌芽到觉醒的发展轨迹。三十年来公民宪政意识变迁的基本特点是:公民宪政意识的觉醒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公民宪政意识与宪政制度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公民宪政意识的觉醒具有相对普遍性;现代信息科技在公民宪政意识发展中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公民宪政意识的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7.
《论美国的民主》开辟了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多维视角,是一部享誉西方世界的历史学、社会学巨著,集中体现了托克维尔的民主与宪政思想。本文紧密围绕托克维尔的民主界说、"多数的暴政"以及宪政的制度设计,评述其实现共和政府与立宪政府有效融合的经典思想。  相似文献   
38.
宪政固然是现代社会普世的法律与政治追求,但在特定语境下,它会表现出特定的发展模式与路径.中国语境下少数民族发展权的保障与实现,是实现中国宪政的必要路径与基础.少数民族发展权的保障与实现能从功能上为中国宪政提供纵向与横向权力理性配置的结构性基础;对少数民族发展权进行规范性建构本身也是少数民族及其公民的宪政权利之一.不仅如此,少数民族发展权的保障与实现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及其公民宪政认同的发展与形成.  相似文献   
39.
甄建均 《理论界》2009,(4):153-154
曾以诗言志“不因政治忘学术,不因学术忘政治”的张君劢先生,在中国宪政史上被誉为中国的宪政专家,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当代新儒学大师之称,前者基于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和宪政活动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影响,后者基于张君劢在中国当代学术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0.
舒国兵 《社科纵横》2010,25(4):79-81
胡适是我国较早关注宪政的人之一,对中国的宪政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宪政实现问题上,胡适提出了"实践、训练出来的宪政"观点。本文拟从思想基础、具体主张等方面对胡适宪政实现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