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23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61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1034篇
社会学   300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学校教育与庭教育之间,存在着权责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校合作上。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二者"越界"退让"行为的不断出现,造成教育主体的错位和职责的无限累加。为了寻求"边界内"的安全,双方的这种"越界"退让"行为会导致教育权责边界的虚无化。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与庭教育权责统一,应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下,双方由"边界模糊"走向"边界明晰",由"泛为、不为"走向"能为、当为",由"曲意误解"走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2.
晚清民初在西方文化与科学的译介和传播方面,苏籍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具有国天下的胸怀,为拯救民族危难、改善社会民生、启迪民智寻找良方.他们立志翻译事业,译笔间传达出对民族兴衰成败的使命感.基于史料的爬梳与总结,聚焦晚清民初时期典型的苏籍译的译事、译著,审视他们的翻译贡献,并从地域人文传统的视角进一步窥探苏籍译群生发的地域缘由.  相似文献   
23.
“80后”青年作颜歌于201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我们》,有意避开宏大严肃的命题,另辟蹊径以一种轻松调笑式的独到笔触,书写蜀地永安县城平乐镇一人的喜忧日常,开辟了新生代作乡土文学后族书写的新范式。《我们》中有三条突出的叙事线索,即“昼夜,厨房与爱”,分别代表时间、饮食和情欲,加上麻辣鲜香又生猛呛鼻的,带有郫县豆瓣气息的川味方言,共同建构了《我们》的隐性叙事,从而把琐碎生活的真相完整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4.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心系国"电视宣传片,目的是为了增强港人国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本研究在视觉设计语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四集宣传片图像语料建立认知语义分析框架,探讨宣传片建构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给香港国民教育的顺利实施带来的相关启示。研究发现,首先,宣传片重点描绘国的辉煌成就以及香港和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宣传片的设计目的是期盼港人积极参与国民教育活动;再次,宣传片营造对香港的美好未来充满无限信心;最后,宣传片认知语义的成功建构表明推广国民教育要密切关注主体创意、传播策略、特色打造和媒体宣传等多维视角。本研究为如何有效建构港人的国民意识和国认同提供了新的探索视角。  相似文献   
25.
良好的庭教育无疑对学校教育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甚至反其道而行,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反作用.有效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需要庭教育者的理智、合作心态,“校合力”.  相似文献   
26.
骆晓戈 《老年人》2014,(4):27-28
正真快,孩子就快成了。我不知道别人的儿女要成的时候,做父母的有什么感想。至少我是既有一种喜悦同时又有一份失落。今后去看女儿,去探亲,将不是我们一的团圆,而是两个的相处。在中国,父母们很早就开始为儿女成操心,包括攒钱给孩子买车买房。在这一点上远不像美国的父母们那样的洒脱,说好了,儿女养到十八岁,你是成人,做父母的真的什么都不管,自己贷款读大学,以及念硕士博士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学费自己找,更何况结婚成,更是自  相似文献   
27.
正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合团圆的好日子,也是一个庆祝一年好收成的丰收节日。现在的年青人都知道,吃月饼、赏月是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不过,在湖北恩施建始土族过中秋节时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已经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那就是摸秋。摸秋的由来已无法考究,但建始在清代就流行这种习  相似文献   
28.
跨国务工逐渐成为农村庭快速致富的选择途径之一。文章采用个案访谈法,以山东省J县的农村已婚出国劳工的庭为研究对象,从"本位"视角出发,对已婚出国劳工的庭功能失衡及其逻辑进行探究。在贫困与经济诱惑的双重背景之下,J县许多农村庭形成了"经济理性"至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通过"本位"思想,使所有庭成员都服从于庭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参与到跨国务工的过程中,由此庭经济功能压倒庭其他功能,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庭其他功能,包括性生活功能、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以及情感交流功能,则被弱化甚至忽视。从长远来看,庭经济至上的功能会产生两种效应:促进效应和破裂效应,前者可以有效弥补庭其他功能弱化的影响,增强"本位"观念,后者会导致庭破裂,侵蚀"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29.
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平等协作和目标明确的高校校双向合作育人机制,要充分发挥庭对大学生思想、理论、素质和能力教育方面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庭协同的状态,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膨胀的人口,政策执行较为彻底的地方,独生子女或双女户的核心庭增多.21世纪初,不愿采取嫁娶婚或赘婿婚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庭突破传统婚姻形式,采取且称“并婚姻”的形式:可称作不嫁不娶,两个庭按婚前协商好的顺序,均为新人办酒席、备婚房,新的并庭与各自原生庭组成“多核心组合式庭”.婚后维系双边亲系,双边继嗣,双边居住,双边“奶奶”称谓,及承担双边父母的养老及财产继承等.“并婚姻”既是传统父系族主义的变通性适应策略,体现着传统文化的韧性,又对当下新婚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