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49篇
劳动科学   57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999篇
理论方法论   530篇
综合类   2863篇
社会学   798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71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62.
《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渲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是《边城》创作的根本动机。这一动机说明《边城》的创作是一种抵抗,它意味着怀念湘西,更意味着抗拒现代化。在价值的固守与拒绝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边城》凄惨的收尾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命运,及人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它是唱给残败的湘西的挽歌。在一段轻柔、平和、明快的牧歌般的思乡曲之后,作家背叛了情感,摧毁了“边城”,归依了现代化潮流,撤出了这座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而在作品中唱出了抑郁、伤感、凝重的旋律为湘西传统农业社会送葬,实际上宣告了无法抗拒的历史理性对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的一次胜利,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捐弃前嫌,为着湘西的重造和民族的新生而热切地呼唤现代化的宁馨儿。“边城”中所有的一切是现代化必然要颠覆甚至是已经颠覆了的。这座毫无科学价值的反现代化堡垒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追求人性的复归,直到它永远--因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的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63.
杨广即位后 ,凭着国力的强大 ,进一步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 ,加强与日本的联系。日本多次派遣隋使团来中国 ;隋炀帝第一次接受日本留学生 ,并派裴世清回访日本 ,把中日友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4.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2008,12(2):163-169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问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标的一种感性对话,而此后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则更多表现为日本社会的个人生存状态与留日学人自我的生存遭遇之间的感性对话.前期创造社作家群绝大多数是在1913年以后留学日本的.与梁启超、鲁迅兄弟等学人的"日本体验"不同,创造社作家更直接地陷入到了个人欲望的纠缠与挣扎之中.这一方面属于日本大正时期的"成金"刺激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交织着个人生存的种种艰难与屈辱.以个人欲望为基点的日本体验构建了中国新文学作家精神世界中新的个人/国家的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创造社作家们自我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其动力、活力与问题局限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65.
在中国,自学术、学人由"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被拯救出来后,"重视人才"的崇智氛围,使"臭老九"地位直线飙升.  相似文献   
66.
本文基于SAP(集对理论),分析了PRED系统指标的反馈响应与对立变换,定义了PRED系统指标的动态集、标准动态集、协调发展集对及其基集、联系数测量方法。提出基于信息熵的指标赋权方法与联系数法PRED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以泉州市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诊断性评价为实例,说明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都很精彩,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具有撼人心魄的内在感染力,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对作者倾注于文中的情感有了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才能从中受到熏陶、教育和启发。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等方面相对薄弱,对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体验、感悟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8.
讨论了对合Quantale范畴中函子作用在上有界集上的定向极限,并且给出了该定向极限的具体结构,同时得到了定向极限为单渗漏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9.
她第一次恋爱,是20岁的青葱年华。那个俊逸洒脱的男生,爱笑,爱打篮球,爱唱迪克牛仔的歌,也爱在冬夜里踩着厚厚的雪和她一路走下去激情浪漫的青春,就像一朵饱满鲜嫩的花蕾,幸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70.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把目光集中在“域内”汉籍的研究上,而对“域外”汉籍,则很少涉及。近20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在域外汉籍的整理和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此次邀请七位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他们对域外汉籍的界定,域外特别是东亚的汉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具体情况,域外文人对中国原作的拟效,国内汉籍的东传以及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域外汉籍的寻访,都作了精练而全面的介绍,并提出许多尚待研究的问题。本期刊发域外汉籍研究的一组文章,就是希冀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的探索、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