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术语境中的自然美问题(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美学界关于自然的美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其代表性成果就是生态美学、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的勃兴。但在这种种对自然的审美考察中 ,出现了一个相当令人困惑的现象 ,即自然美这一经典概念反被大多数研究者遗忘。有人甚至认为 ,生态美的出现已预示了自然美的死亡。为此 ,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关注自然美研究的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发表的这组笔谈 ,试图解决如下问题 :自然美在当代美学中是否仍具有理论生命力 ,它进入当代学术话语时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它和生态、景观、环境之美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它怎样重构自己的哲学基础 ,生态学的发展将会昭示一种什么样的自然审美观 ,等等。这反映出国内学术界在寻求经典美学范畴与现代美学形态合理对接的自觉以及为重构一种新的自然美理论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继汪济生的《系统进化论美学》之后,近来鲁晨光的《美感奥妙与需求进化》和肖世敏的《有动物有美感论》又从进化论角度谈到了美感的起源及相关的美的本质问题,读了之后颇受启发.肖世敏批评了我们美学界普遍存在的将人与自然截然区分开来的二元论倾向,否认可能存在的美感的生物性本源.我以为这个批评是中肯的.在美感起源的问题上,历来有许多不同看法.不少朋友倾向于普列汉诺夫的观点,认为美感与美都起源于生产劳动,也有一些朋友认为应将其它社会实践包括进去,比如巫术、游戏之类.  相似文献   
4.
人们习惯于把朱光潜与克罗齐联系在一起,把朱先生称作克罗齐的信徒。其实,早在六十年代中,朱先生就摒弃了克罗齐;而在这以前,他虽然追随克罗齐,但并不那么谦恭,他曾经三批克罗齐,由信从而怀疑,由批评而超越,逐步走上了一条非克罗齐的  相似文献   
5.
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学的新收获——读王建疆的《自调节审美学》●阎国忠方伟肇始于50年代大讨论的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在经过80年代初中期的热热闹闹之后,从80年代末至今,应该说终于沉寂下来了,说美学研究现在仍处于“低谷”恐怕也不能算是过分。当然,所谓的“沉...  相似文献   
6.
评朱光潜关于美学对象的论述阎国忠(一)在我国,美学对象问题是50年代之后才提出来的。朱光潜于1960年写了一篇《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美学?》,算是对这一问题的正式回答。这篇文章,先是介绍了苏联美学界的各种观点,接着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在1857年至1...  相似文献   
7.
文艺政治学,应该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以逾越的鸿沟。无论任何时代,在政治生活中,没有文艺的渲染和鼓噪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在文艺活动中,没有政治的介入和干预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所谓要求在文艺中"去政治化",完全是不现实的、虚伪的。毛泽东的文艺政治学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回应了现实生活的需求,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而不是从纯粹的学理上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做了科学的系统的回答,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文艺政治学,为它确立了基本的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爱·自由·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美学是信仰之学。美的绝对性与永恒性构成了信仰的核心部分。信仰本质上是从此岸的、经验的世界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超越。信仰的终极指向是真、善、美,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美作为表征既包含了真,也包含了善,既包含了存在的统一、完整、坚实,也包含了存在的秩序、节奏、和谐。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通向信仰,但必须从对美的体验开始并最终形成美的意境或境界。美从直觉之美到想象之美,到生命体验之美,内在地存在着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与人自身的爱的秩序是相互对应的。这种秩序是信仰之所以存在,所以可能,并成为人的基本情结的原因。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的自我调节、自我解放、自我完善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爱、信仰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美和爱的关系,我在五年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新华文摘》基本上全文转载了。我以为美与爱分不开,应该放在一起讨论,但是没有涉及潘知常教授提到的信仰问题。美与爱常常是信仰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中间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澄清。 这要从美与爱的关系谈起。美与爱是相互对应的两面,美关系到客体,爱依附于主体。没有爱就无所谓美,没有美也无所谓爱。所以孔子对美的界定是“里仁为美”,所谓仁,即爱。柏拉图认为  相似文献   
10.
“Purgatorio”一词本为涤罪所或炼狱的意思,《神曲》的译者将它译为“净界”。据说,除了恶人之外,一般染有骄、妬、怒、惰、贪财、贪食、贪色等劣习的人,死后都要先到“净界”洗净灵魂上的污秽,然后才可以一步步升入天堂。我们在这里以“美学的‘净界’”题名,一则是想说明美学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它是人通向上帝的中介之一;一则是想说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美学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它是西方美学逐步成熟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