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江勇 《社区》2012,(35):8-8
孔子讲过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流传甚广。可是,这句简单的话。很多人愣是没读懂。以为在发财这件事情上还分为君子和小人,害的许多小人发了财.许多君子失去了发财的动力与勇气。其实,这句话中的“喻”,不是传统的注解中“知晓、明白”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也不是君子只晓得道义,小人只晓得利益。这里的“喻”是“告诉”的意思。“喻”的右边是“俞”,是直截了当.加上左边的“口”,就是用嘴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92.
小人儒”是与“君子儒”相对的概念。儒的阶层中有“小人儒”,他们忽视仁义原则,仅仅注重个人的实际利益,满足口腹之乐,强调衣冠外表,子夏、子张、子游就是突出的代表。孔子界定小人儒有六点依据:注重外在事务,忽视内在修养;深入微观,宏观把握不够;注重功利需要,轻视或者忽视道义主张;对儒家实质认识和行为上有偏差;没有实行好“中庸之道”;加剧儒家分化,使道家、墨家、法家发展。俗儒、贱儒、假冒儒、衣冠儒、士君子就是历史上比较常见的小人儒。  相似文献   
93.
“君子”与“小人”是先秦诸子笔下频繁使用的一组对举概念。通过对这组概念语义内涵及其所处文本环境的分析,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君子”与“小人”概念在先秦诸子笔下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先秦时代社会文化中流行的一组概念,也是诸子针砭社会、评品人生所共同尊奉的价值圭臬。在这种针砭与评品之中,“君子”与“小人”的概念也被赋予了更多社会文化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义利观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的大致走向,塑造了理想化的"君子"人格,形成了神圣化的义利观.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神圣化的义利观转化为平民式的义利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新价值观的认知与追求.  相似文献   
95.
《论语》中载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一语,后世对其解释纷纭,无论是批评还是维护,都未能说到关键处。本文对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进行考察,然后指出其针对的具体对象以及“女子与小人”所代表的具体类型,指出孔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96.
97.
孔子尊重妇女还是歧视妇女,自古以来有很大争议,但是仅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不能得出孔子歧视妇女的结论,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理清"女子"与"小人"所代表的是哪个群体,唯有如此才能正确领会孔子的本义。  相似文献   
98.
我与恢嘉学兄相交已有三十余年。此君给我的感觉有二。一是"坏"。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陪授业老师去"庄"里出差,他请老师和我到家里吃饭,当见到酒柜中有几瓶好酒时便说:"酒是好酒,  相似文献   
99.
见利思义——孔子的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恩来 《理论界》2008,(7):114-115
谈到孔子的义利观,人们极易想到的,是他“罕言利”的态度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评论。尽管孔子对义利关系的认识还有许多,但有了这两条记录,余者就大多被遮蔽起来,并成为后人传承或判断孔子义利观的主要根据。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问题时,就立马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相似文献   
100.
"君子"大约出现于西周初年,起初并非指称伦理意义上的"有德之人",而更多地在政治学意义上被人使用,它的初始含义是"君之子",后引申为"贵族男子"和"统治者".作为"有德之人"的"道德君子"的出现乃是经历了一个由"位"至"德"转化的漫长历史过程.孔子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人物,他以"德"诠释君子,以"小人"反衬"君子",为人们标举了做人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