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新的眼光审视《中国小说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美华 《阴山学刊》2001,14(1):44-47
《中国小说史略》在学术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经典范本.然而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受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文献史料研究、写作体例、对小说价值的界定和解释上还存在缺陷及局限.正补其遗误,从而对《中国小说史略》做更深入的、学术性的、实事求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话本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的兴盛不仅使宋朝之前的小说范围得以提纯,而且由于作者、读者(听众)的变化,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初步完成了从补史到传道、从实录到虚构、从故事的载体到道德化身的过渡,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现状,认为要使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深入发展,必须要从基础的,也就是最根本的问题突破。这些最基础的最根本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早期小说的概念究竟应作何种诠释;二是小说的分类存在着严重的"混类"现象;三是中国小说史的开端在何处。作者对此一一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何光渝的<20世纪贵州小说史>是贵州的第一部小说史.本文对该书的优点和不足,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该书是一部学术视野开阔,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厚积薄发的力作.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白话小说大异其趣而登上现代文坛的新型小说,自鲁迅始;而彻底摆脱了传统小说的旧套及其内涵,凝聚着历史的深度和映照着时代精神,并形成我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艺术高峰的代表作,却不能不说是甚少为人注视的《在酒楼上》。 《在酒楼上》写于1924年2月,正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低潮时期。鲁迅后来回忆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  相似文献   
16.
正《燕山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唯一的一部长篇骈文小说,然作者陈球生平事迹寥寥,仅在光绪《嘉兴府志》以及于源《灯窗琐话》中有简略记载。笔者发现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馆藏清抄本《兰言萃腋》,有陈球序一篇和一则关于陈球的诗话,介绍如下。《兰言萃腋》抄本五册十二卷,拾遗二卷。作者吴展成(1745~?),字庆咸,号螟巢。嘉兴人。举贡生,无意仕进,苦吟为事。《兰言萃腋》卷首有陈球序:球向与仲孚舍侄丰。论今时之才子,辄称季重为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鲁迅的学术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红楼梦》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使用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红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影响很大。对此,"鲁学"研究界和"红学"界的看法基本一致,只是在鲁迅的《红楼梦》研究是否自成体系方面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无意对这些分歧进行辨析,只是认为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值得从学术思想发展史角度进  相似文献   
18.
发掘经典著作中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体现于《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的古代小说史研究方法,其将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治学之法融会贯通,将理论分析与文献考据相结合,以社会历史批评发掘小说的社会文化底蕴;以文化比较研究拓展小说审美维度;以古典目录学之法梳理小说观念的发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树立了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19.
自"小说界革命"以来,在现代学术立场下,学术界出现了众多的中国古代小说史著作。这些小说史著,因理念局限,几近千篇一律,实际上没有完整、准确地呈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熊明先生的《中国古代小说史论》,在生活史视阈下重写中国古代小说史,以重返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发展的历史现场为书写理念,以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品格的发生与演变为重心,通过多角度、多线索的立体考察与研究,书写出一部全新的中国古代小说史。  相似文献   
20.
民国学者胡怀琛著有《中国小说研究》、《中国小说概论》、《中国小说的起源与演变》等普及型文学史著作,其研究理念与著述体例有别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怀琛的中国小说史学以小说类型为经,以时代为纬,讲求小说学与小说史学的融合互渗,注重把握小说文体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宏大结构。胡怀琛以现代意义的小说观为参照,重新整合经史子集中具有"小说"意味的文本,藉此重新发现中国的"小说",并重建各种历史文本与文类的关联性和有序性。胡怀琛将"长时段"的历史思维与解释方法运用于中国小说史研究,从"形"与"质"两方面勾勒出中国小说历史演化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