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2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管理学   18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27篇
理论方法论   458篇
综合类   7008篇
社会学   659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看过小说《兄弟》(余华)的读者,大概很少无动于衷于小说中夸张、滑稽、搞笑的场面描写以及放肆的语言暴力,而对于许多严肃的批评家或那些对余华有所期待的读者,则可能大失所望。实际情况却是,越是专业的批评和善意的讽刺,越是促成了小说销量的直线飚升,这既出人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相似文献   
992.
汉语语法的欧化,可说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笔者选取萧乾独立翻译的《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和其原创小说《萧乾文集》小说卷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次探索萧乾翻译小说的欧化现象。试图探究其汉语译文词法和句法受英语语言结构影响所产生的变异,认为如果欧化翻译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不仅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3.
新时期以来的民族文学日益关注身份认同问题,身份困境是当前民族小说的一个叙述焦点.这拓宽了小说的题材空间,是对民族深层心理的新挖掘,触及了多元文化语境中少数民族复杂的生存体验,展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艰难的身份选择和心灵转型.这既体现了民族作家艺术地把握现实问题的可贵能力,又体现了他们探究社会底层存在真相的可贵品格.  相似文献   
994.
翻新小说是晚清小说中最具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它体现了过渡时代的种种矛盾,其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中与西、新与旧的文化冲突与调和;二是对经典崇拜与批判的双重心态;三是作者与读者守旧与求新并存的心理;四是作者的责任意识和艺术追求面临小说市场化、娱乐化的考验.考察这些矛盾,可以理解晚清翻新小说的文化内涵,进而对晚清小说乃至文化的特点有所体认.  相似文献   
99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对战争题材情有独钟。基于作家特有的人生经验、现实感受、思想观念和美学倾向,他们对于战争的描绘与开掘别开生面。和现实主义小说对战争的表现不同,在黑色幽默小说的世界里,战争被赋予了更为荒诞的色彩和更接近存在本质的寓意。《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其中的典范之作,从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处理手法和主题立意的表达上,均凸现出这一流派独特的风格、观念。战争在该小说中通过作战部队里形形色色癫狂古怪的人物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离奇事件,呈现出遍布混乱与疯狂的奇异景象 而透过对掩盖在谎言与制度之下的恐怖与荒谬的揭示,战争的无理性与无意义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996.
唐代节日很多,唐人在节庆活动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唐人小说中也有许多呈现,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生动、意蕴独特的节庆民俗意象.唐人小说中的这些民俗意象,不仅其本身洋溢着超迈的异想、卓绝的才情,并在小说艺术诸方面如主题表达、人物塑造与叙事建构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且在小说美学的更深层面上,唐人小说中民俗意象的大量存在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是构成唐人小说独特美学品格的重要存在.  相似文献   
997.
在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的今天,“狼文学”在当代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成为了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狼文学”的创作方式和精神内涵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地挖掘、剖析.学者们对“狼文学”投入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并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专题研究.但鲜有人关注“狼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大量的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元素,而正是这种奇特的创作手法使得“狼小说”既粗犷、剽悍和神秘,又不失温情、细腻与浪漫.  相似文献   
998.
作为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先驱,斯蒂芬·克莱恩采纳“实验小说”的风格创作了《红色英勇勋章》。小说探索了自然主义的本质:自然的不可抗拒及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体现了自然主义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明清世情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要特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补经史之不足,《金瓶梅》与《红楼梦》堪为其中代表.二书中涉及宗教文化的描写带有鲜明的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当时民间信仰与实用功利的关系,同时塑造了不少逐利鄙俗的师尼僧道形象,亦是当时释道逐渐衰落的真实写照.而与人物家庭相关的婚丧习俗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各种形态的婚事描写、完整周详的丧礼叙述等,均反映出明清时期真实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在“五四”新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杨绛从小说创作开始就努力摆脱男权意识的影响,用其独立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她的小说在塑造了一批女性经典形象的同时,也描绘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男性形象。这些男性角色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品格虽有高低之分,但爱情都充满失落无奈,事业上少有成就,且性格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弱点。杨绛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消解了男性霸权,冷静地呈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委婉地反映出人生的局限和社会的荒诞。解读杨绛小说中男性形象的丰富内涵,是欣赏杨绛作品艺术、探索知识分子内心、解读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