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41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534篇
社会学   138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本近代儿童文学的历史,一般被认为是起步于进入明治维新时代之后。本文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角度,着重探讨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儿童文学观的形成与发展,并基于此考察了日本早期儿童文学读物的特征与嬗变、创作型童话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揭示出明治时期萌芽的新的儿童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发展的概貌,以及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前人对辛弃疾的研究多集中在生平考证及艺术风格方面,对其饮酒词的专项研究略有提及,未有专著。本文在通览作者词作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历史法和传记研究法的角度,以其饮酒内容的词作为切入点,剖析其饮酒词在不同时期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13.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家庭生活虽然很琐碎,但是很温馨。下面是很多夫妻总结出的有趣的经验之谈。 炒菜定律:经常炒菜的是妻子,炒菜好吃的是丈夫。花钱定律:妻子把钱花在打扮上,丈夫则花在烟酒上。  相似文献   
15.
《诗经》全面而具体地反映了用人的酒文化。酒在周人生活中担当着重要的祭祀功能;酒的社交功能主要体现在宴饮和饯别;就个体而言,酒的文化功能还有排解忧愁和放怀纵情。  相似文献   
16.
周文依据自身的军旅体验和生活记忆,创作了许多以川康边地为背景的小说,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怒和对底层士兵、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批判了军阈统治的罪恶和边民的国民劣根性,展示了一个左翼作家的良知、理性和内敛的革命意识.由此,周文和他的川康边地忆叙具有了现代性的风度.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盛唐诗歌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爱酒,以酒成欢,亦以酒化愁.他的"酒"中包含了对自身遭遇、人生沉浮和社会现实的无限感慨,使得李白的"酒"及诗中夹杂着一股似淡还浓的有关时间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最后通过一种自我张扬的方式使这种求而不得的"欲望"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8.
传统“警世”文学里,作家在表现人的基本需求时往往流露出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这种向往与恐惧心态的交替或反复出现,反映出作家对于喜与悲、幸与不幸,对于历史、社会、人生的倏忽变幻的循环感,这使中国古典作家轻易地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这种对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受与表达,显示了传统“警世”文学的深刻与凝重。  相似文献   
19.
川酒具有多元化文化背景属性,要想凸显川酒的品牌个性,就要将品牌识别更加明确化,并在进行产品形象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本文通过对于川酒的地域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如何对川酒进行产品形象设计,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它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提取的设计符号,要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并传达民族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20.
王丽 《职业》2012,(31):90-93
我国葡萄酒生产企业,每年会产生超过4万吨的葡萄籽,这些外壳非常坚硬的废弃物,牲畜不吃、沤粪不烂.很多老总面对这堆积如山又无处扔的“垃圾”,大伤脑筋.然而,一位聪明女孩却从中发现了商机.通过废物利用,昔日一文不值的葡萄籽竟产生了惊人效益,短短3年她就赚了2000多万元,而且产品颇受都市女性青睐.日本商人主动赠送一辆奔驰找她合作.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创富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