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17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巴人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贡献的古代民族之一,巴人的易学即为其一。巴人是否有易学,学术界尚无人进行深究。其实,从巴人的祖源、巴人与夏商周三代的关系可知巴人对易文化多有接触。从巴人社会巫风烈烈、占卜发达、巴地考古来看,巴人对易文化深有研究。在历史上更产生了像范长生、扬雄等著名的易学家。正是涪陵有易文化研究的传统,所以在宋代以程颐点易为契机,产生了著名的涪陵学派。  相似文献   
92.
“巴蛇”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说文》释"巴",无论将其释为"虫"还是释为"它",指的都是一种毒蛇。根据《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考证,笔者认为"巴"的本义指"五步蛇"。这种蛇起初被巴氏务相及其先祖奉为氏族图腾,后来随着巴人迁徙,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巴"逐渐演变为地名、族称和国名。  相似文献   
93.
关于廪君务相与盐水女神的传说,在不少古籍中都有述及,但多将其视为神话.然古籍所述神话,它往往折射曾经有过的历史.本文就是力图通过对古籍传说中信息的剖析、对传说背后真实的探讨、对古籍传说的反思,探寻白虎巴人在清汪流域的最初痕迹.其中,就夷城的位置、务相与盐水女神矛盾的实质、盐水女神的悲剧、廪君务相的最后归宿等同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4.
王任叔(巴人)的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荣  杨琳 《东岳论丛》2001,22(5):100-104
王任叔 (巴人 )的一生是一部奇书。他的文化人格 ,使他由青年时代嫉恶如仇的“雷雨先生”、青春偶像的“大众情人” ,发展到中年时代的“活鲁迅”、“打鬼的钟 (馗 )进士”、“端·巴人”(印尼人对哲人智者的尊称 )。他的活动领域由诗歌、小说、散文杂文、戏剧、鲁迅研究、编辑出版、翻译、理论批评 ,而教师、军人、秘密工作、党务、外交、印尼史学等。他一生用了 1 6 0来个笔名 ,是已知中国作家中笔名最多的。他 1 92 1年就开始了诗歌创作 ,1 92 2年开始发表小说 ,1 92 4年开始话剧创作。他的杂文泼辣闳放 ,是鲁迅风杂文的杰出代表。他从参与发起“左联”起 ,就开始从事文艺理论批评了。王任叔留下来上千万字的著述 ,其思想、文化遗产 ,具有丰厚的现时代价值 ,这主要表现在 :爱国忧民 ;诚信敬业 ;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5.
96.
古代(两汉以前)的巴人,聚居在以重庆为中心的三峡、鄂西、湘西广大地区,从事渔猎、畜牧、农耕及手工业生产,历经迁徒繁衍,促进了巴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奴隶主和封建主的残酷剥削与压迫,直接的和变相的繁重的赋税征收,给古代巴人带来沉重的灾难,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摧残,巴族人民纷纷进行了抗争。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后羿断修蛇”到“弈屠巴蛇”转变过程及相关史实进行的探究,认为早期“羿屠巴蛇”之说是由“后羿断修蛇”演化而来的,这种转变与南朝时期巴人广泛分布于鄂湘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文章以现代性为视角透视了巴人诗歌创作的总体风貌.青春生命的热烈礼赞、决不妥协的叛逆精神、凤凰涅 的殉道气度和“九死未悔”的求索精神构成了其诗歌的主题内涵;而激进的浪漫色彩和浓重的悲剧品格则构成了其诗歌的艺术精神.这一切无疑是“五四”狂飙突进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9.
处于祖国西南山地的巴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巴人先民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之一;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文字是中华文字的重要源头之一;巴人及其后裔在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独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研究巴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及其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从地理方位、自然条件等来看,这块地区是远古巴人的发源地。巴人和巴文化的典型特征或表现形态是"巴风巫韵",而巫文化最早则起源于巴人的制盐术,并与女性分不开,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积淀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构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过程中,整个长江三峡地区都应该确立"巴风巫韵"的历史文化基础。而巫山则处于"一肩挑两头"的核心地位,因此,必须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发,才能使巫山真正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文化象征和情感归属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