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07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14篇
理论方法论   214篇
综合类   2009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抗战时期,中国学生导报社是一个活跃于战时首都重庆的校园文艺社团。在战争烽火之中,中国学生导报社在校园和社会上都开展了大量的文艺活动,并且得到了文艺前辈的指导,创作了一批颇具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创作内容上通俗晓畅,充满了战斗的时代气息,极大丰富了抗战时期的校园学生文艺。  相似文献   
52.
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学院派文化特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有学术气象、文化意味、学院气息是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出版过程中,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执掌、大学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就了它们的学院派文化特色。对学术活动的关注和对学术思想的启蒙则体现了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对学术繁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53.
基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和人口思想的认识,文艺学与人口学可交叉整合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艺术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人口、创作人口、读者人口与作品数量和质量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将"人口"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结合,建构以"文艺人口研究"为中心、四要素双向同构的新图式,展开文艺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等相互关系的"环境研究",着力创作、接受、传播、人口迁移等"主体研究",强化作品思想内涵与人口审美素质、人口综合质量之间的"质量研究".以文艺人口学视野观察特定时期作者地域分布、空间变化,分析创作资源多寡与"审美贫富差异"问题,以期通过调整文化政策,优化国家文化艺术版图.  相似文献   
54.
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史研究,作为对党的百年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文论话语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的探索,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民族复兴过程中所表现的高度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觉,并构成新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论可资吸收和借鉴的重要内容。依据党的历史发展线索和现代性理论资源看,党的文艺制度史研究的总体问题是以党领导的文艺制度的建设内容、治理特点、实践规律及历史经验为重点,梳理和研究党的百年文艺制度建设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创新,阐释和总结党在长期的文化、文艺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以思想观念引领、方针政策指导、组织管理保障及宣传教育转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经验。同时,结合制度建设和创新实践,从历史、理论和精神三大维度深入探讨党的百年文艺制度建设提出的理论观念、制定的方针政策、创立的组织机制以及产生的社会效果,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提供有益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5.
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艺术样态,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同时又是与现实世界互为对照、互为表述的镜像世界,仍然具有一种真实的力量。但在真实的艺术表达中,网络文艺创作者过度追求“陌生化”与“异质感”,沉迷于“幻象”与“超真实”的审美体验,符号能指与意义所指不断变化、纠缠与冲撞,导致网络文艺世界逐渐成为一种超级数字场景下符号丛生的伪现实景观,在真实与虚拟的博弈下,现实沦为“表演”,主体也在现实“表演”中走向“他者”。本文以符号学为视角,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内在机理并阐释其形式创新与意义生产,从网络文艺的虚拟性“真实”和表演性“真实”着手,论述了网络文艺是一种“虚实”统一的且以能指优势为主导的符号世界。  相似文献   
56.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肇发于总体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前提之上。物质生产极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生产状况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得以生发的重要土壤,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问题认识的深化也为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美学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得公民的生态审美权利意识加强,人民旺盛的生态审美需求也刺激着生态文艺作品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持续繁荣。美学讨论的去政治化与东西方美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凸显了当代中国构建自主美学话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美学话语呼应了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与生态问题,展现了中国当代美学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学理传统,彰显出美学始终屹立于时代思想制高点的历史站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的指引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支撑,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持续深化拓展,已然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社会现实的本土化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57.
文艺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往往是先求诸言意之表,然后超越媒介形式而进入到无言无意的审美境界之中。这种审美意识,在我国古代美学及艺术创作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老庄的虚无学说及其对言意之辨的论述,既是一种人生的哲学,更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它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意识必然渗透到国人的审美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58.
《咨询与决策》2004,(8):49-50
文明创建是一项伟大的群众性实践活动,重在建设、重在实践。我区努力探索、不断丰富文明创建活动载体,在开展“治城育人”活动的基础上,于1998年组织开展了“十万市民进课堂”和“四百、四十”创评两大育人活动,并把它作为道德建设的品牌来打造,通过6年的实践和探索,这两大育人品牌已经在省市乃至全国唱响。中央文明委专门编发简报推介我区  相似文献   
59.
求生、求富、求荣,是武穴市民营企业家在自主创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人本”意识。在党的“以人为本”治国方略激励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素有“求强好胜”美誉的武穴民众,极大地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富民强市的民营企业,推动了市域民营经济的大发展。2003年全市865户民营企业和一批个体工商户创造增加值45亿元,  相似文献   
60.
《江西社会科学》2016,(8):132-137
蓝衫团是苏区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办的唯一戏剧社团组织。其创办及运营,尽管如"昙花一现",但其艺术活动也如流星在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并呈现主题突出,旗帜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果丰硕,社会效益上乘等艺术特征。它不仅生产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真正成了苏区革命的"战斗号角",有些至今还响遍祖国南北,而且为苏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骨干人才,尤其为苏区文艺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今天文艺社团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值得今人好好珍惜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