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71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外国记者、作家、医生、官员、科技专家和革命者,先后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在那里采访、参观、考察、学习、工作、战斗,从而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和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包围封锁,向国内外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解放区军民的抗战业绩,壮大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加速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62.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首次对“文化”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全面阐发的重要时段,标志着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延安时期毛泽东“文化”概念有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一是文化具有独立性,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生成发展规律;二是文化内涵丰富,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内容;三是文化作为社会形态的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有着重要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形成确立的“文化”概念有其特定的现实逻辑、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推进和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3.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教育方针及理念基本形成的时期,本文所称的“延安教育”特指抗战阶段中共在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内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及其实践。延安时期产生的有关教育的一系列概念和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面貌,并由此影响了几代人的思维、知识结构和行为方式。延安教育又是在五四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受到五四教育多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中共从五四教育遗产中选择了什么?延安时期革命意识形态在选择五四遗产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延安创造的新教育的性质是什么?延安教育有哪些价值和局限?  相似文献   
64.
论延安时期丁玲的女性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本该为丁玲的女性思想提供最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 ,丁玲的女性思想却在升华的同时被迫停滞了。这其中的原因即有外部环境的制约 ,又有丁玲个人性格因素的影响。丁玲的女性思想是超前于时代的 ,作为一代女性思想的先驱 ,丁玲做出了自己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65.
焦苗苗 《现代交际》2014,(6):128-128
众所周知,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以延安为代表的陕甘宁边区体育是红色体育运动中的关键部分。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这时如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为了实现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应继承和发扬延安体育精神。本文对延安体育精神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全民健身应有效结合延安体育精神,并且以此来推动我国全民键身的可持续发展。下面会对延安时期全民健身的具体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全民健身的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6.
郭德宏 《领导文萃》2011,(10):75-78
王明和博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教条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在抗战初期又同样犯了右倾错误。他们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点。他们都很有才华,较早地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有志  相似文献   
67.
从延安文学传播看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延安时期,文学生产和传播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新的社会形态和结构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促成了延安和谐社会的形成.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活动蓬勃发展起来,文学担当起特殊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一方面,延安文学积极为革命呐喊助威,奏响抗战救亡、赢得解放的时代主题,无论是报纸、期刊、图书,还是电影、歌曲、戏剧、口头文学等,都充分发挥了媒介自身的优势,对延安文学的精神内涵进行有效传播,为延安文学社会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延安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强大的教育功能,鼓舞和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对延安时期文学艺术生产、传播以及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进行探究,有利于认识文学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理解和把握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对今天如何解决文学所面临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8.
努力培养和造就干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组织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党的政治路线,用独创的整风方式坚持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干部和在职干部的培养、着重培养和造就高级领导干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理论辩证地吸取和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组织保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69.
诗二首     
熊炬 《中华魂》2008,(4):63-63
  相似文献   
70.
张国茹 《兰州学刊》2007,(4):182-184
基层民主选举构成民主政治的基础,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较好地发动和领导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通过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村基层选民的民主参与热情;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广大民众行使直接民权;同时,全面贯彻"三三制"原则.这样,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受到深刻、直接而又普遍的民主教育,为老百姓参与政治开辟了途径,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