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那一抹印象     
正在蚯蚓的眼中,松软的泥土抑或穿不透的硬石是它全部的世界;在游鱼的眼中,追不到的浮萍和无处不在的流水是它全部的世界;而在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眼中,每天的光影变化和自然的色彩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他全部的世界。"流光溢彩?印象永驻",2014年3月,"印象派之父"莫奈大师的作品首次走进中国,来到上海,让中国人有机会系统地、近距离地欣赏这位大师的作品。这是一次画展,更是一次气势磅礴的印象派的回归,大师  相似文献   
72.
丁国志 《决策探索》2011,(12):48-48
涉诉信访是指涉及法院诉讼活动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对法庭的审判及法院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有异议,并进行信访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近些年来,涉诉信访居高不下,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法院开拓新局面的障碍之一。对涉诉信访的处理情况复杂,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有必要对涉诉信访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侯国云 《南都学坛》2011,31(4):75-80
刑事责任至今仍然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关于刑事责任的定义,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学说,但没有一种是科学的、不受批评的。而最为流行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说"却又是矛盾最多、最不科学的学说。此外,关于刑事责任的地位、根据、发展阶段以及刑事责任的实现等理论,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事实上,"刑事责任"就是"刑罚处罚"的意思,并不是罪与刑的桥梁和中介,它在刑法典中只是"刑罚处罚"的一个代名词而已,没有必要把"刑事责任"搞得过于复杂。  相似文献   
74.
王一怀 《学术论坛》2004,(3):153-156
澳大利亚的陪审制度来源于英国,在英美法系中更多地保留了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体现了审判公正优先的价值。为保障陪审审判公正,澳大利亚陪审法在陪审员的代表性、当事人的异议权利、陪审审判期间对媒体宣传的限制、陪审员个人行为的限制和规范以及法官的司法指导职能和陪审团裁决的上诉等方面,发展并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5.
为保障国家刑罚权的实现,提高诉讼效率,在各国相关法律和联合国反腐公约中规定了缺席审判制度。我国已参加联合国有关公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如何与国际立法接轨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已日益重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完善自诉方和辩护方的缺席审判制度,严格缺席审判的条件,保障当事人权利,具体规定缺席判决的可撤销制度,以期能对于保护被害人和公共财产权益,保护无罪被告人以及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6.
77.
解决民事管辖权争议的两种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中 ,对管辖权异议的解决奉行的是行政化处理的模式 ,因此导致当事人管辖权异议权利虚无、管辖权异议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和级别管辖异议困难等弊端。为使管辖权争议的解决更加公正合理 ,实现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行政化模式到附带诉讼式模式的转换就成为必然。为此 ,必须在管辖权异议的内容、异议的主体范围、异议的审理程序等方面进行由行政化到司法化的改进。  相似文献   
78.
执行救济制度包括程序上的执行救济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 ,我国在立法中缺少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的设计 ,对实体上执行救济措施的规定也不周全 ,仅有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单一规定 ,无法达到执行“救济”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 ,重塑我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可以设想为 :(1)程序上、实体上的执行救济措施应完整地设计在执行救济制度中 ;(2 )程序上 ,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均可提出执行异议 ;(3 )债务人可以提出异议之诉 ;(4 )允许案外人委托代理人参加执行异议的有关活动 ;(5 )以诉讼方式取代裁定方式以解决因执行措施而导致一方受损的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79.
执行程序是诉讼活动中达到审判目的、取得应有社会效果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法院执行工作现状的剖析,提出了若干对策及设想:设立流程管理程序;监督制约权力;制止再审申请人滥用申请暂缓执行权力;健全执行和解制度;明确规定当事人举证责任;严格义务主体的变更和追加程序;设立违法执行和执行失误的救济程序;规定法定执行措施;严格审限制度;取消执行通知书等,使执行活动实现公平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80.
王辉 《社科纵横》2003,18(4):45-46
本文从实务中的适用、存在的问题和法律完善方面进行阐述案外人异议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