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398篇
理论方法论   149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有关弱势群体问题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在分析弱势群体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工群体大规模地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进城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仅就农民工进城所引发的农村留守弱势群体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细致的原因分析,结合我国现状,探求解决农村留守弱势群体保护的方案,以促进我国农村的整体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3.
郝继明 《领导科学》2012,(27):14-15
公众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国家行为的种种活动。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公众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机制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相互交织与影响,目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序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渠道较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参与的理性化和主动性程度不高。公众缺乏热情和理性又反过来滋长了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的  相似文献   
994.
政治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核心因素,是公民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争取、维护、实现自身利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界定”弱势群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瓶颈和原因, 认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势在必行。从政府理念、监督机制、组织建设、文化教育等视角出发,提出了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95.
姜涛 《江淮论坛》2013,(2):111-117
关怀社会正义,保护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当代法律变革的主旋律,这使价值层面上的倾斜保护得以凸显,并取得了刑法变革的基底意义。与建立在强势公平基础上的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比,立基于弱势公平之上的倾斜保护原则因强调利益均衡法则和弱势优位法则,对保护弱势群体和维护社会正义意义重大,因而对中国刑法理念与技术均有强力制约作用。由此决定,刑法应在强者和弱者犯罪区别对待的前提下,强化一种“轻轻、重重”的罪刑结构。  相似文献   
996.
金猴将乘飞雪去,雄鸡又随祥云来。辞旧迎新,有许多东西值得品味,我想品味一下拜年。  相似文献   
997.
经统计,安徽省是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籍女性通过成婚这一途径流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然而目前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仍是一个盲点。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国际劳工组织、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倡议和课题安排,我们对流入安徽省的云、桂、川、黔姑娘的婚姻和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98.
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是一种带有特权性质的人权保障,是对法律形式公平性固有缺陷的一种必要补充、修正和超越,体现了对法律实质公平的价值追求。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从短期看,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从长期看,可以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公平指数,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问题有其特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弱势群体概念及界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弱势群体概念的相对性、存在的绝对性、不确定性和弱者的区别性几个方面对其概念界定进行了探讨,又从范围界定的针对性、生存的首位性、经济的基础性、权利的核心性和稳定的关键性提出弱势群体范围界定的原则性看法。  相似文献   
1000.
关怀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人类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才使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成为现实。我国传统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孤老残幼、特困职工、失业人员及其家属是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人员。弱势群体是人类财富的创造者,理应享有与其他人同样的待遇,我们应实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