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04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651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 2 0 0 2年第 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 ,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 ,颇示己志”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之“志” ,是“以诗文传世”之“志” ,并把立德、立功、立言 ,以及立善与陶渊明的诗文创作等同起来。这样认识陶渊明的文学活动 ,是与陶渊明以诗文来显示、阐释他的独特的崇尚自然的文化性格相违背的 ,陶渊明归田后之“志”决不是“以诗文传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勾勒出先秦至唐代山水自然美观念变化的历史流程与美学指向,并在此背景上澄清山水文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者认为,中国艺术中对自然的认识,从先秦历晋宋再到唐代,经过了正、反、合三个阶段。作者侧重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指出从晋宋到唐代山水自然美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满足自然景物的外在形式,到探究山水的内在意蕴与意趣;由物我并峙.转变为物我交融,情景合一;就美感认识层次而言,由属耳流目,极视听之娱,上升为怡神悦志,通过礼赞自然,获得对宇宙人生的审美顿悟。  相似文献   
13.
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佛教传入中国后 ,除了在义理上大力宣传以外 ,还更多地利用佛教典籍中大量的故事、寓言、譬喻、史诗等通俗易懂的形式 ,使佛教进一步走入广大的百姓中间。佛教的这些生动形式不仅为六朝正在兴起的志怪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题材、语词等 ,尤为重要的是 ,它们还在人生观、道德观、时空观、小说的情节、叙事方式以及奇特的想象等方面 ,对六朝志怪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抛开其宗教内容的话 ,可以说 ,佛教中的这些形式 ,是对中国文学的一大礼赠。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李商隐,文名早就,诗人也渴望以己之才兴家展志,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然而终于“贤士失志”,志业一一终成画饼。加之早年家境影响下最初忧生意识的积淀,使得李商隐少年自许的骄傲逐渐退居一旁,生命意识开始潜滋暗长。间或从幽隐的心之角落,伸出敏感的手指,敲响了伤逝忧生的悲哀钟声。  相似文献   
15.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16.
永田广志认为日本不是没有哲学思想及其历史,日本哲学思想的近代化必须依凭从“先进国”所进行的“移植”,这又与日本原有的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就不能不发生“变形”。就哲学思想本身的独立过程来看,这一过程还表现为哲学与宗教的分离。他有意从“自由唯物主义”立场探寻日本哲学史的发展轨迹,采用了唯物史观的研究立场和“泛化”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7.
传统商镇是农业社会中初级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必然既具有农事活动的文化特征,又是初期商业文化的我体.本文是一篇民俗志,主要从信仰、禁忌和记数语言三个角度展现一个传统古镇各行业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隋书·经籍志》著录了多少部古代书籍、合多少卷帙,史学界说法不一。具体考之于中华书局点校本《隋书·经籍志》实际著录情况,流行的三种说法均源于《隋书·经籍志》的本身记载的具体数字而缺乏应有的严密性。该书实则利用隋代国家藏书14466部、89666卷,经过删重补漏等加工整理工作,实际著录存亡书目及道、佛经籍共合7213部、59302卷。  相似文献   
19.
面对魏晋六朝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敏感的文人学士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变幻和生死的无常。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是魏晋六朝时代文士生命意识觉醒的呐喊,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三类世界也无疑是这一时期文士忧患情怀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马一凡 《决策》2014,(9):80-81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领导观正在发生变化,领导者慢慢从独揽大权的角色中淡出,下级也并不像以往那样很容易服从管理。这样的新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得领导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领导者的权力是下级授予的,如果下级们不信任、不支持领导者,那么领导者也就无法维持自己的权力,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就会削减组织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