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61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797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语构词范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缩式双音词的流行使用表明“双字格”凭着极强的新词生成能力已成为汉语构词范式。其形成经历了“模仿范例—泛化定型—格式化—词化”的发展过程。组合式“双字格”的形成,是以联绵词为范例,逐渐泛化定型,成为汉语双音构词的基本格式;简缩式“双字格”的形成,则选择了以组合式“双字格”为范式,这一选择在客观上促使了“双字格”最终成为汉语构词范式。  相似文献   
992.
论英语双宾结构的句法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生成过程.认为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不存在转换过程,它们都是基础生成(base-generated).同时,证明了用Larson的动词壳假设(VP shell)能够比较有效地解释双宾结构的生成过程.另外,通过对比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双宾结构中的主语和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控制权"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古人评画有神、妙、能、逸"四格"之说,"逸格"作为中国古代绘画评鉴标准的一个层面,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化积累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彰显出不同的意涵和定位.  相似文献   
994.
皎然<诗式>是唐朝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中的"三格四品"之论是解读吴中诗风的重要一环,它的形成和理论内涵与"吴中诗风"密不可分.不了解皎然的"三格四品",很难对中唐诗歌思想的全貌有全面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995.
诗词异趣 ,其文学价值相殊。传统上以诗之价值标准来进行词的批评 ,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思想道德 ,强调人心与文心的统一 ,出现了因人而异的审美标准。这一点尤其以对柳永词的批评有失公允为甚。对柳永的批评以道德价值为武器 ,批评他人格与文格分裂 ,并且抓住其“小辫子”津津乐道。本文试图以柳永“羁旅行役”词为批评的主要对象 ,通过对造成柳永评价落差的心理原因分析 ,来管窥古代文化人格的心路历程 ,来反思作家作品批评中有关道德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浅谈郑板桥的书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对人生采取积极的入世态度,对劳动人民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当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只能以“难得糊涂”的态度迎人处世。寄情于艺术活动之中,在书法、绘画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画家独标品格的个性和慷慨激昂的情绪发泄,为近代花鸟画的勃兴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从"四字格"在报刊译文中的主要作用及其运用场合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对如何恰当地运用"四字格"词组作了简要的阐明。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历时与共时对比,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人称代词"汝"和"尔"的"格"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三国时期二者在"格"上的变化它们都可用于主、宾、领格,除个别文献外,"汝"三格的频率和比例均高于"尔",先秦汉语里"汝"在领格上的限制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999.
不管是从其人的思想、行为、社会影响、历史地位,还是从其文的思想性、艺术性、创作成绩、整体水平来对比,杜牧与李商隐都是不相上下,即使不好于他也不会差于他.只能说他们的风格不同、追求各异,各自有长短."小李杜"两人之间不存在孰高孰低、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