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02篇
  免费   2884篇
  国内免费   819篇
管理学   14836篇
劳动科学   686篇
民族学   6518篇
人才学   3543篇
人口学   654篇
丛书文集   36451篇
理论方法论   6362篇
综合类   72517篇
社会学   11477篇
统计学   1161篇
  2024年   605篇
  2023年   2475篇
  2022年   1220篇
  2021年   2441篇
  2020年   2540篇
  2019年   3072篇
  2018年   1204篇
  2017年   2461篇
  2016年   3272篇
  2015年   4951篇
  2014年   10707篇
  2013年   9836篇
  2012年   10797篇
  2011年   11108篇
  2010年   10292篇
  2009年   10684篇
  2008年   11746篇
  2007年   9212篇
  2006年   7736篇
  2005年   7289篇
  2004年   6645篇
  2003年   6041篇
  2002年   5114篇
  2001年   4721篇
  2000年   3390篇
  1999年   1580篇
  1998年   808篇
  1997年   692篇
  1996年   474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的研究,首先要明确新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然后结合这三点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利用新媒体宣传企业品牌形象、增加企业传播管理理念的途径以及有效弘扬企业核心价值的三种对策,总体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72.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3.
文化是最持久、最有内涵的竞争力,所以,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漯河,旅游资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本文结合国家的最新产业政策与河南和漯河的悠久历史文化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高度语境化的研究活动,它要求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民族等语境出发,对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做出解读。本期刊发的笔谈即是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75.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76.
77.
78.
2020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开启新征程,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难点。如何攻坚克难坚定信心一鼓作气积极稳妥推进脱贫攻坚战,是现实必须认真思考与实现的问题。探究习近平扶贫战略思想,从中国共产党初心、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来梳理它的时代价值,对继续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0.
省国资委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关爱教育帮扶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工作目标,积极动员“五老”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传承好传统、树立好榜样,敢于担当,奋勇作为,不断开创全委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