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8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272篇
丛书文集   672篇
理论方法论   219篇
综合类   1855篇
社会学   255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身体文化的特征及其对体育运动的启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人类存在本质证明的身体,其中心性却长期以来被遮蔽、被贬损;身心二元论是关于身体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身心二元论里,身体处于附属的地位,由此也导致了诸如阶层歧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弊端;身体对文化习俗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文化习俗对身体产生了强烈的规训作用;身体对文化习俗也具有抵制性,这种抵制蕴含着革新的力量。身体文化特征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包括:体育运动要突出身体的中心性,重构身体文化;体育运动要充分利用身心统一的特点,去化解身心二元论所带来的阶层歧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体育运动要充分利用身体对文化习俗的依赖性,借助文化习俗的力量发展自身,同时要对身体之于文化习俗的抵制性保持宽容并进行引导,以便创新体育运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2.
性别多元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态,除了男女两性外,还有诸多间性的存在。在男女二元分割的性别文化体制下,这些在生理性别的具体构成上不协调的雌雄难辨的间性人被病理化、污名化,遭到性别矫正手术的强制性"修正",枉受身心的双重苦痛。间性人的困惑及呼喊令当代女性主义者进一步反思性别二元化建构的合理性,进而倡导对女性及其他所有性别个体的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性关系及其行为方面的尊重,强调性少数群体的平等权益,尤其是对作为性少数人群之一的间性人的身体自主权和性别自决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3.
随着我国社会性别文化的转型,女子高校的学生理当而且必须成为文化自觉的主体。女子高校学生文化自觉的客体指向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性别问题,如"男女都一样"、"女人味"、"妇女回家论"等。女子高校学生文化自觉的实践,其根本路径在于自由地思想,"重新思考一切"这一女权主义教学论可作为其文化自觉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74.
藏族诗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由口传文学的形式演变为书面文学作品。而进入当代以后,藏族诗歌在母语书写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非母语(主要是汉语)写作的形式,创作主体也由原先的上层贵族和僧侣扩大到了普通藏族人,一批藏族女性更是积极投身到了汉语诗歌的创作中,她们既传承着传统藏族诗歌中的意象表达,又从性别角度出发选择了新的意象给予阐释,这也代表了她们对藏族诗歌审美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75.
妇女解放进程的推进及对性别平等的深入思考使"性别差异"成为女性主义理论家共同关注的一个主要哲学问题。他们分别从本质主义和社会建构的视角对性别差异的生成逻辑展开了争论。这些争论及在实践层面对这些理论的践行,诱发了去性别差异的不平等与重视性别差异的不平等。鉴于此,正视性别差异,促进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的动态平衡成为推动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6.
面对大众传媒时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文学文体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文体特性与功能,以适应新时代受众的接受诉求。王芸的小说就是典型个案,它们普遍表现出向现代媒体叙事特性亲和的趋向。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叙事主体的公共媒体身份的去性别化;叙事内容的日常热点人事的去典型化;叙事语言的泛修辞化包装的唯美化;叙事文体的故事本体回归的讲述化。它们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特性与功能,体现出向大众传媒讲述故事的文体特性融合的走向。  相似文献   
77.
聆听父亲     
正我不认识你,不知道你的面容、体态、脾气、个性,甚至你的性别,尤其是你的命运,它最为神秘,也最常引起我的想像。当我也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时会幻想:我有一个和我差不多、也许一模一样的孩子,就站在我的旁边、对面或者某个我伸手可及的角落。当某一种光轻轻穿越时间与空间,揭去  相似文献   
78.
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男女平等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时至今日,决策者、学界对什么是男女平等、如何来界定男女平等这一"老问题",仍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甚至是认识上的误区、偏差。只有溯本求源,深入梳理支撑男女平等这一思想和实践背后的理论依据,才能深刻理解男女平等的真正内涵和本质,从而在新形势下指引并推进男女平等的事业。从发展脉络而言,人权理论、发展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这三种融合交织的理论为男女平等的理念和实践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社会性别语言学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其中,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语言、社会、性别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以俄文电影《爸爸的早餐》中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为例,分析男女社会性别语言的差异,研究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