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晚清社会小说全面否定封建价值体系,扫荡整个封建官场,解构以吏为师的观念,消解政治小说国家想象的热情,描绘新型女性形象,颠覆男权思想,嘲讽新派人物,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美学特征。但社会小说陶醉于解构的快意之中,对于建构新的理想则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92.
元朝末年,党派斗争激烈,帝位之争残酷,贪官污吏恣意妄为,农民起义蜂起云涌,终使腐朽的元朝统治政权溃亡.继之而起的朱元璋,建立了新的封建政权--明朝.为使明朝长治久安,免蹈元末覆辙,朱元璋采取重典治吏的新举措,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重刑来控御刚刚建立的明朝.  相似文献   
93.
丁芳 《理论界》2013,(11):89-91
腐败消耗社会资源、降低政府工作效率.出于对前朝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明太祖朱元璋的个人原因,明朝开国即实行重典治吏,终明之世,严刑峻法,严禁结党,其严厉程度冠历朝之首.明朝注重法律宣传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反腐的做法值得借鉴,当下的群众监督更是可以结合网络信息的传递手段进行.然明朝反腐人治色彩浓厚,是当下应该避免的.今天的反腐应在合理分权的基础上严格依法进行,通过有针对性的刑罚手段科学反腐.  相似文献   
94.
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苦难的生活经历使得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元末纲纪废弛、官吏腐败导致灭亡的教训,使朱元璋认识到要巩固新生的明朝政权就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也是朱元璋力行廉政、“重典治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介之推火封妒妇》是叙述妒悍主题的小说,叙述者在谴责妒妇性别角色的表层叙事语调下,隐涵着同情夫妻性别关系的深层叙事语调。这两重叙述语调源于中国古代以阴阳互补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性别互动观念。表征着阴阳“和谐”的叙事期待。  相似文献   
96.
杨铭 《中国藏学》2006,(3):40-44
本文根据新刊古藏文写本的内容,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讨论唐代吐蕃经略西域时期的若干重要职官。  相似文献   
97.
围绕汉代"乡三老"是否为官的争论聚讼纷纭,主要原因是对史料的掌握与理解上存在一些歧异,其实"乡三老"的身份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考之史籍,西汉"乡三老"是官,但未被列入吏员行列.东汉的"乡三老"既是官,可能也被纳入吏的系统.汉代县、郡国三老的职掌及作用与乡三老不同.  相似文献   
98.
萧韩家奴是辽代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其一,直笔修史,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二,关心朝政,直言敢谏,以文学之才为兴宗朝治国安邦做出了贡献。其三,思想进步,善于吸收和利用汉文化,将重要的汉文典籍译为契丹文,促进了辽汉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9.
辛文 《今日南国》2007,(4):56-57
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家,为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搏斗。“若建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三国的创立者都知道人才对他们功业极端重要,他们在争夺人才中争夺天下,在争夺天下中争夺人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三国的纵横捭阖,军事较量,也是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曹操知人善任,宽宏大度,讲求民主,在革新吏制中选贤任能,使用得当,为后来取得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鱼宏亮 《南都学坛》2003,23(4):24-29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他的学术成就上承宋明以来的实证传统,下启乾嘉时代汉学思潮,其学术体系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顾氏家族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文法吏”的知识特色是顾氏家学的主要特征。顾炎武学术内容与方法来源于家学影响。从顾炎武在明清之际的学术与政治活动来看,其思想倾向在于重建晚明以来受到冲击的专制统治秩序。明清之际的“经世”思潮并不仅仅是对一种学术方法、思想倾向的强调,它具有实际的学术内容与知识体系;明清之际士大夫对“经世”之学倡导,使得宋明以来“尊德性”的思想传统转向“道问学”的学术研究,这种研究对清代的社会政治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