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1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943篇
劳动科学   76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180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2755篇
理论方法论   491篇
综合类   3953篇
社会学   594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社会体系与国家形态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发展受到意识形态刚性的掣肘,使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趋弱。要摆脱意识形态刚性的困囿使意识形态理性回归,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履新。在当前社会,亦需对意识形态刚性予以理性思辩。  相似文献   
22.
张惠 《职业时空》2008,4(7):125-125
早在80年代末,计算机领域就出现了多媒体技术,进入90年代,多媒体技术日臻完善,图像压缩技术、CD-ROM技术、彩色活动图像以及视像/声音信号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存储、编辑与处理,并将其导入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由于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也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面目。数字技术的应用,给设计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3.
约·埃尔斯特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者和创立者之一.他以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为原则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进行了重建:他把研究的重心从社会制度、阶级和生产方式转向了个体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个体形成意识形态的思维机制.这些机制包括:颠倒、从特定的阶级利益推知普遍的社会利益、以局部的视界推论整体,以及概念的扩张主义.他的观点对于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问题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4.
翻译:意识形态的建构、解构、重建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信息转换的文化活动,而且是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意识形态以不同的语言形式隐藏在语篇之中,以各种隐蔽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者写作、译者翻译以及读者解读文本。本文拟以批评语言学为主要方法论,强调翻译中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主张翻译研究应以语篇为单位,特别注意考察作者、译者、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三元关系及其在意识形态的建构、解构、重建和解读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弄清翻译的本质并有效地解释那些"不忠"的现象。  相似文献   
25.
陈同法 《职业时空》2008,4(6):18-19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多元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学生工作者要认真探讨和分析新时期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逐步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内容,探索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6.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有的环境权学说在应对环境危机、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收效甚微.因此,对环境权的研究应当改弦更张,从产权的视角对环境权进行重新审视和界定,能使环境权成为可交易的权利,在交易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能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在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利用;能使环境权制度成为遏制排污、鼓励治污的制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27.
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是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莎士比亚批评流派。它凸显莎士比亚研究的文化政治意蕴,从种族、阶级、性别、性以及莎士比亚与文化机制的关系的视角对莎士比亚文本进行政治学的解读。它不仅与历史上的莎士比亚文本对话,还跨越历史的空间与当下文化展开对话,这种历史的纬度使其显示出马克思辩证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28.
民进党8年意识形态挂帅执政“绩效不彰” 记者:杨老师,今年3月台湾地区将要进行地方领导人的选举,陈水扁的8年执政即将结束。在您看来,如何整体评价民进党“上台”8年给台湾政治、经济带来的变动?  相似文献   
29.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原有作用机制.因此,研究大众文化生成的经济、政治条件,探索在制度建设和创新前提下,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实施引导、作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于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的指导地位,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本文是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动因探索:通过社会行动的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解读》一文的基础上所做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仍以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主体行动为支点,在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制度与法律之间搭建桥梁,并通过主体行动实践在这几者要素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非政治公共领域主体是如何通过行动实践促使社会结构变迁和转型的,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之潜在动因,并试图对社会行动理论做更深入的诠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