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0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605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61.
李奎报的“诗以为主,亦以气为主”的主气论,包容诸多内涵:或指创作主体之气即作家或诗人的气质、个性、才性;或指创作文本论即气在作品中指称的精神、力度、风格、美感等要素;或指创作过程论,即创作主体在创作思维中的“灵气”、“气机”、“灵感”,也就是“文之气脉”。从这些方面来关注它,无疑,李奎报主气论既是对中国诗歌理论的审美接受,又是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62.
呼唤了百余年的汉字改革近年来渐趋冷落,其实人们对现有汉字仍有强烈的改革愿望。过去的文改路线是先准备条件,最终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取代汉字。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汉字改革应运用形声造字原理,使所有汉字改造成为保持传统汉字风格,规则性很强,便于记忆的音节方块字。新汉字由旁、基本音符和调符三部件组构而成,旁标示义类科学、合理,基本音符和调符标音准确、确定,没有变化复杂的多音多义字。新汉字推行后,估计小孩入学不到三年就可全部学会掌握,成人掌握更快,它将给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荣辱观的形成是知情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由情发展为志品质,最后落实到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策略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即明荣知耻、褒荣贬耻、趋荣避耻、隆荣雪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4.
李吉林是著名儿童教育家,她无论在教育实践方面,还是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在这两者的结合方面,都走在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李吉林“我的大学在小学”、“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警惕自己”、“天亮就出发”等名言和思想,可分别从知、情、、行四个方面看出她的一些成长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5.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66.
运用许渊冲所提诗词翻译三美论对《声声慢》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评析,讨论两译本作者为再现词中音韵、形式及其境上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67.
语言、文化与思维关系密切。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思维模式。这些差异体现在语言中。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中国汉语是具有显著合特征的综合性语言,而英语等西方语言是具有显著形合特征的分析性语言。本文对中英两种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差异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进而积极探索形成英汉语言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8.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三十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该书废序言诗,独创"十闻",他的论说"因情求",以示今古虽异、人情不远,以比较批评的方法扬弃前人之说、树立作者之,并且征引屈原《离骚》、焦氏《易林》进行《诗经》解读,尝试比较品评,多发个人新见,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王义钫 《老友》2015,(2):48
,就是在写作之前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诗以为主,是古今诗人创作诗词时共同遵守的原则。它强调一首诗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深刻的哲理光芒,丰富的思想感情。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人王夫子在《姜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为主。犹统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些见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解释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诗词写作确定目的就是"立"。一首诗如果立不明,不知所云,即  相似文献   
70.
张载依据《易传》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张载哲学关于“名”的观念也是对于《易传》中“名”等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继承和发展。以“先识造化”为宗旨,张载繁复的哲学概念之间实具有内在的贯通性。“名”在张载哲学具体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指称和蕴。更重要的是,特定语境中“名”与其它概念尤其是“象”“、”“、道”的内在关系的清晰揭示,有助于对张载基础理论命题,尤其是其形而上学的丰富内涵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