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5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34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392篇
人才学   27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6535篇
理论方法论   1019篇
综合类   13072篇
社会学   1437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677篇
  2014年   1472篇
  2013年   1359篇
  2012年   1578篇
  2011年   2214篇
  2010年   1991篇
  2009年   1520篇
  2008年   1565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1208篇
  2005年   1051篇
  2004年   962篇
  2003年   892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646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102.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查明昊 《晋阳学刊》2008,(3):107-111
唐五代敦煌诗僧群体文学可分为陷蕃时期的沦陷区文学、张氏归义军政权时期的光复期文学和曹氏归义军政权时期的孤岛文学三个阶段。敦煌地区陷蕃以后,由于与中原的交往被阻隔,敦煌文学被迫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张氏归义军时期,由于重新得到中原文学的补养,敦煌文学达到鼎盛;而到了曹氏归义军政权时期,敦煌与中原的联系被阻断,没有中原文化文学的滋养,敦煌文学也慢慢走向衰落。在敦煌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诗僧起到维系传统、导夫先路和创作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精神分析学在我国新时期的运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术文化界对这一学说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全面的认识 ;二是对其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研究以及对比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关论述 ;三是将其运用于文学创作之中 ,出现了许多促人思索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05.
从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的过程加以剖析,说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离不开译者的审美意识,文学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对原作审美理解和审美表达的过程。本文以诗歌为例,探讨了再现原作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的某些美学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文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思想理论的中心概念,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弗洛姆的性格研究及社会性格理论的结构层次,追索这一理论在弗洛姆全部理论中的基础作用,并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其对于文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7.
8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文坛的寻根小说,表现出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相似的民族文化危机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都着重对民族特性进行了发掘、阐扬和批判。寻根小说明显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启迪和影响。但寻根小说存在既排斥西方文化又模仿魔幻现实主义,既否定“五·四”文学传统又不自觉地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等矛盾。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小说的经验表明,民族性不排斥向外借鉴,民族性并不是死守传统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8.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背景(女权主义运动)及其理论成果对中国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作用。通过梳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兴起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指出这种影响作用是相互的,它不仅对促进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审美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批评话语的重建,乃至中国的妇女解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文论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灾异观念是天人感应学说的重要内容,唐人因为推崇汉朝,对来自汉朝的思想观念接受较多,灾异观念在唐代甚为流行,其表现形式与汉朝略有不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论、对策和诗歌中,该观念对唐代文学的作用小于瑞应和封禅。  相似文献   
110.
一般认为,文学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可分为两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前者即“异化”,后者即“归化”。异化论与归化论似乎不可调和,而实际上,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异化,也不会有绝对的归化。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文化杂合的必然,文化杂合具有抵抗强势文化的积极意义。异质文化在林语堂译《浮生六记》时的兼容与杂合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除异化与归化之外,文化杂合也是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