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97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老舍的文学作品与当代影视媒体有着良好的互动态势:一方面它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给影视媒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学脚本,另一方面,影视传媒也宣传扩大了作品的影响,使其在当代赢得更多的读者和观众。着力描写下层市民的喜怒哀乐与婚丧嫁娶、情节的曲折感人、文化意蕴的深刻悠长、语言的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备受当代影视传媒青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04,20(5):18-2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动力机制是一个新的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家文风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其创作动机的变化,即个体精神的困惑压抑和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其文学创作的最主要的动力。  相似文献   
83.
李运抟 《学习与探索》2002,1(1):107-112
文学批判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品格。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发展看 ,新时期文学的批判意识开始具有独立性 ,批判性也最突出。按照批判所指和具体内容 ,则有三种批判即政治批判、现实批判和文化批判最为重要。它们互有联系但各有侧重 ,代表了新时期文学批判的主要方向和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4.
王渭清 《社科纵横》2005,20(4):160-161
苏轼一生与《庄子》有着极深的渊源,具体表现在:一、在文本形式方面,苏轼把《庄子》中的寓言、典故、语句纳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并学习《庄子》的句法,暗引庄子的格言,使作品显得活泛而妙趣横生;二、在行文、构思方面,苏轼深受《庄子》创作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幻化多变、奇诡恣肆、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的创作风格;三、在艺术境界方面,苏轼追求《庄子》式的拙朴、雄浑的诗境。  相似文献   
85.
杜翠琴  张彬 《社科纵横》2003,18(6):86-87
本文主要探讨了薇拉·凯瑟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诸如并置、空白、简化以及叙述角度的变换等手法 ;本文也对以上这些手法在长篇小说《教授的房子》中的具体运用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6.
莫运平 《阴山学刊》2001,14(3):53-55
基督教的一些重要观念是西方诗学入思的前提之一.其中,上帝创世说对西方诗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文学创作本质,创作主体的客观化立场等命题中.  相似文献   
87.
比,在《诗经》六义中是属于表现方法的一种,历代谈论它的人很多。宋代的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就是用北风的雪比“国家危乱将至,气象愁惨”。从训诂的角度讲,朱熹的这个解释无疑是对的。不过,他没有进一步指出:要使比喻贴切、精到,即让彼物和此物神似,有一个作者善于联想的问题。英国15世纪的哲学家霍希斯说:“有时候,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是常人观察不到的;谁能观察到,人家就说他‘聪明’。‘聪明’在这里指‘善于想象’”。比如杭州的西湖,不少诗人歌咏过它,有的…  相似文献   
88.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心雕龙·序志》中认为“夫文心者 ,言为文之用心也” ,这里的“文心”即指《文心雕龙》的书名 ,而“为文之用心”则十分明确地说明了这部旷世之作是从作家的文学创作心理角度探讨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的。《文心雕龙》中对文学创作心理的阐述很多 ,但主要集中在这样五个方面 :一、对“神”的阐述 ,把“神”作为文学创作心理的核心 ;二、对“情”、“志”的阐述 ,把“情志”作为主体创作心理的“关键” ;三、用“神与物游”来具体描述文学创作心理过程 ;四、以“虚静”观来具体阐述主体创造心境 ;五、主张“各师成心” ,具体阐示了主体个性心理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9.
李正文 《老年人》2013,(7):26-26
无情岁月催人老,转眼已是白头翁。我是一名临近退休的老警察,在工作的几十年里,我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外,还把有限的业余时间用在文学创作上,虽无骄人成绩,却也没有枉费时光。说起来,心里还有一点点满足感呢!  相似文献   
90.
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文艺思想与其作品内容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性表现在艺术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及艺术与道德等诸多关系上。其形成原因虽然复杂,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他那充满矛盾的文艺思想,最终则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深入探究王尔德文艺思想与其作品内容的矛盾及其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王尔德文学创作的价值,更科学地构筑我们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