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252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97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21.
高校文学类教师的文学创作对教学、科研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授课中如果只以理性为思维基础,那么就容易在解读文本时存在"不到位"甚至根本性误读的现象.感性的艺术直觉和审美能力是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文学创作经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直觉与审美能力,因此有必要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文学创作,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922.
乌托邦作为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是历代具有愈来愈和责任感的作家的精神追求。本文拟就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领域出现的一种反乌托邦创作倾向,阐述文学作品在削弱和厌弃了精神性力量之后,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品性这一观点。其表现为“深度意义的消失,历史意识被抹去,主体的跌落等。并指出,反乌托邦作品是以清解理想主义谜底的方式重设虚无的寓言。  相似文献   
923.
张晓风作为一个作家是令人羡慕的:她的戏剧和小说成就斐然,她与散文更是不可分割;她荣获过台湾几乎所有具有权威性的文艺奖或文学大奖,是台湾获奖最多的纯文学作家,著作达41种之多并且一版再版。 张晓风一周岁生日那天,她母亲在箩筐里放了好几样日用品,以女儿伸手抓住  相似文献   
924.
思想与情感在文学文本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们既是文学的表现对象 ,又是文学创造性的主要标志和基本动力。文学思想与文学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思想、情感的翻版 ,它们有自身复杂的构成规律。有价值的文学思想 ,只能产生于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之中 ;有价值的文学情感 ,则与人们的经历、体验密切相联。其生成过程中主体因素互相渗透、复杂交融。同时文学思想与文学情感之间也要发生相辅相成的内在影响。正因此 ,它们才能共同完成在创作过程和文学文本中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如果在理论上忽视了文学思想与文学情感的生成规律 ,只把它视为由作家自然完成的单纯的创作行为 ,必然会导致“唯情”“唯理”“主题先行”等不良创作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925.
近年来,在一些错误论理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深人生活、反映生活的提法受到某些人的批判、非议和嘲弄。他们认为这样的提法是“并不触及任何文艺创作中的内在规律”,专注于这类说法是“文学回归自身的障碍”。随之而来的是“主体意识论”异军突起,一时间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文学主体性引起了普遍重视,其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他们夸大和抬高“主体性”,把文学的“主体性”与社会生活绝然对立起来,并且竭力攻讦文学反映生活是直观反映论,认为这种直观反映造成了文学的悲剧,并断言作家只有凭借自我意…  相似文献   
926.
30年代我国都市文学创作日益繁荣,风格多样,本文尝试着从新的视角切入,分析探索 30年代我国都市文学繁荣的契机成因,梳理归纳出 30年代我国都市文学创作的两大类别,四种情况,并比较分析了其特色、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27.
鲁迅童年审美视域与成年审美视域之间保持着“距离”但又相互“映照”。鲁迅童年审美视域中,瞬时光影的印象风格与质朴白描的写实风格,体现了鲁迅思想天真、稚拙的一面;鲁迅成年审美视域中,笔触鲜明的象征风格,几何图式的构成风格,波普特征的结构风格,显示出鲁迅思想理性、悖论的那一面。鲁迅丰富且复杂的审美体系,由他的文学创作、艺术设计、翻译作品共同构建起来,从这三者之间的对话性去把握鲁迅的审美追求,既能有效整合鲁迅审美方面的史料,又能拓宽鲁迅审美研究的边界与内蕴。  相似文献   
928.
温玉林 《南方论刊》2023,(9):90-92+96
马克思用想象观把唯心主义的哲学世界彻底颠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想象观,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想象也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手段;二、文学想象受生产力的制约;三、好的文学想象力需要有历史的穿透力;第四,文学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是制约与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9.
《江西社会科学》2022,(4):114-122
明末清初的陆游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具有印象化、片面化、碎片化的特点。赵翼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陆游展开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腻的研究。文学上,发掘陆游生平事迹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有系统的诗话作品;史学上,熟练运用知人论世、考辨归纳、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陆游;创作上,从用陆游句、用陆游典、诗风近陆三方面学陆。通过对陆游的研究与接受,将陆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推至更高处,更正了前人对陆游的片面认知,丰富了陆游生平事迹的基本资料,为后世研陆、学陆提供便利。赵翼对陆游的接受是全方位的,在清代陆游接受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930.
通往可能之路——与藏族作家阿来谈话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以问答的形式 ,围绕对小说《尘埃落定》创作的有关探讨 ,揭示了阿来对《尘埃落定》的一些创作感受及有关文学观点 :《尘埃落定》并非只体现了藏民族的爱与恨、生与死的观念 ,这种观念是全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 ,而且是相通的 ;《尘埃落定》的创作的确受到藏族民间文学的影响 ,但同时也是在对已有故事往无限可能的方向发展上努力进行的探索 ,是在探讨一种取胜的险道 ;写作是一个逐渐从模仿到独立的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对作家的喜欢在不停地变化 ,另一方面是精神的影响其实难以遽然分清彼此 ,故谈不上受谁的影响最深。“影响的焦虑”的确是许多作家曾经有过的苦恼 ,但阿来自认为本身已获超越 ,并享受到了独创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