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98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03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3062篇
社会学   147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教师要做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载体,充分体验文本所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文学研究一般是以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为本体,而新批评派研究文学的侧重点则在于作品.细读是研究作品的方法之一,也是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其核心在于以文本为中心,用语义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并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其每个部分影响着整体,同时也接受整体的影响.分析李清照词<武陵春>,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细读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3.
想象与夸张修辞文本的建构和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分为创造性想象和再造性想象,它们是建构和接受夸张修辞文本的心理基础。探讨创造性想象的本质和特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夸张修辞文本的生成缘由;研究再造性想象的本质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夸张修辞文本的接受规律。  相似文献   
64.
反抗与消解--奥康纳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的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尽管算不上典型的女权主义者 ,但她却有着清醒与自觉的女性立场。本文通过文本的分析 ,试图挖掘作家所隐匿的女权思想 :奥康纳拒绝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规范 ,轰毁了传统的男子汉形象从而赋予女性精神上的自由。笔者认为 ,奥康纳作品中畸形怪诞的人物及其荒诞的经历和遭遇体现了奥氏本人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5.
美国汉学源于欧洲汉学传统,虽然没有深厚的根源,却在1950年之后发展出自身注重文本解读、资料和理论阐发的特点.一部分华裔学者将这种美国汉学的特点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的观点,对中国大陆的现代文学研究造成了冲击.中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与美国汉学在学术中立、如何对待传统、现代性等一系列问题上出现了错位,需要我们对其中的得失进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66.
伊格尔顿是西方当代重要的理论家,由于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独特贡献,人们一般把他归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其实作为一个高产、多产、与时俱进的理论家,解构才是他的精髓,他在一次次的解构-坚守-建构-再解构中保持了理论的创新性和生命力。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的解构则是其解构思想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67.
"启示"一词只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中出现一次,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评论华兹华斯诗歌与诗学的关键词.纵观华兹华斯的批评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批评者针对华兹华斯"序曲"对"启示"一词的阐释是建立在一种"末世论"的认识基础上的.本文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文本与历史的汇合,是在一种个人化的情境中实现的"神启".它是个体的而不是普遍的;是在回忆中的理解,而不是预见.更为重要的是,华兹华斯将"启示"中"末世论"的"普适性"和"回忆中的个体性"与他的诗歌标准相类比.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非暴力.非"末世论"的.  相似文献   
68.
石海军 《东方论坛》2008,(2):1-5,15
全球范围内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使现代性具有了多义性和混乱性。这证明了西方现代性本身存在着矛盾性和含混性,也说明了西方现代性的对立面——反殖民主义和现代性的效颦者——更加深了现代性本身的矛盾性和含混性,表现出对资本主义工业(或后工业)社会所设想的现代文明的质疑与抗议。  相似文献   
69.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意义并非作者或作品的意图,而是文本意义潜势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意义不仅具有规定性,还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双重属性决定了译者必须以文本意义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翻译,读者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无限解读。这种新的文本意义观摒弃了传统的读者决定论的翻译理念,为译事活动开辟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0.
在具体的文学文论研究中,宇文所安创造性地将文本细读与语境还原相结合,既体现出其始终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立场,也反映出其敏锐的历史穿透力,这种解读模式摆脱了机械式、刻板化的弊病,呈现出文本、读者、作者的三者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